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美欧”相关结果930
      王凯:碳中和愿景下的城市绿色发展

      来源:城PLUS2021-06-08

      中国煤炭发电占比高达66%,风电、光伏等优质能源发电仅占9%,日煤炭发电占比均低于32%。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6-06

      另外一个事实,中国的碳排放超过的总和,这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是美中日总和。所以中国的外部压力,碳中和的必要性,因为还是依然有人怀疑是不是在炒概念,必要性是不用说的。...去年疫情这个事,经济复苏这块把储能作为一个支撑点,都给很多特别政策。从去年看到一些新的形势,大规模储能项目时代。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统计到的全球规模储能项目,百兆瓦以上的储能项目只有9个。

      光伏市场激荡十数年,逆变器企业这样乘风破浪!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03

      就在正泰电源在北美开疆拓土之际,开始了光伏“双反”,2012至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五条”及细化配套政策,中国光伏迎来“黄金时代”。...而紧接着的债危机让欧洲市场陷入寒冬,出海企业光伏产品销售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困境,正泰电源及时调转船头,积极寻找其他市场突破口。

      来源:氢智会2021-06-01

      而近年来,日韩等国的同行齐齐把目光投向中国,正是看到了中国庞大的交通运输市场。“在示范运营方面,上海地区的氢燃料物流车已实现商业化落地。未来在重载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将会有更大的市场与潜力。

      来源:海报新闻2021-05-24

      光大信托高级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杨凯育分析,相较于、日韩等发达国家,虽然中国宣布碳中和实现时点要晚10年,但中国从碳排放达到峰值到承诺的碳中和时点间隔(30年)要普遍比其他发达国家(多在

      来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1-05-20

      目前,华能已形成coap技术系列专利近50项,同时积极布局国际专利,已申请pct专利5项、日等海外专利12项。coap技术由华能清能院研发,在岳阳电厂设计建设中试验证平台。

      碳中和专题研究:从欧洲工业龙头转型看中国碳市机遇

      来源:华泰证券2021-04-25

      中国 碳试点与成熟市场的主要差距在于衍生品端,当前仅有上海碳试点推出碳配额标准化 衍生品(sheaf),而在欧洲碳市,碳配额衍生品成交额高于现货。...从流动性来看,根据 refinitiv,2020 年全球碳市配额(现货+衍生品)成交额约 2300 亿 元(2800 亿美元),其中欧洲碳市占比高达 87.9%,北美碳市场(加州 ets、美国 rggi

      中国碳市场研究之一——碳现货市场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4-09

      图2:、日等国已实现碳达峰,中国每年碳排放量最高(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wind,hgfr3月21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指出“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

      关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若干问题(上)

      来源:先思录2021-03-19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最早恢复,等国家还深陷抗疫而经济复苏缓慢而不稳定,这势必会造成在此阶段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世界占比会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反而会让等国借机进一步对我国进行打压

      PPT|碳中和愿景下储能产业发展

      来源:赛迪智库2021-03-18

      储能是新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是新一轮能源变革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当前、日、韩均以锂电储能为重点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及产业。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16

      我们可以预料,在未来,即强调“日区域化”的美式全球化发展和强调“一带一路”的中式全球化发展博弈之时,和全球未碳中和的超级大国仅有中国之时,指向中国的矛头将越发多、越发锋利。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15

      我们可以预料,在未来,即强调“日区域化”的美式全球化发展和强调“一带一路”的中式全球化发展博弈之时,和全球未碳中和的超级大国仅有中国之时,指向中国的矛头将越发多、越发锋利。

      我国“碳中和”有多难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1-03-12

      中、co2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我国当前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仍处于“双上升”阶段。...“碳中和”的过渡期远低于发达国家,时间紧任务重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co2排放达到峰值到“碳中和”普遍有50~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从2030年达到峰值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

      来源:高瑞东宏观笔记2021-03-05

      一方面,我国碳排放全球居首,远高于日等发达经济体,2010年到2019年我国碳排放增速为21%;另一方面,我国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结构尚待优化。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05

      分歧:拐点已现 在欧洲同行们纷纷宣示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时刻,长时间公认的石油行业龙头老大埃克森美孚表态:认同化石能源使用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将会重视和采取足够措施减少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碳排放,但石油天然气仍将是人类不可或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来源:能源杂志2021-03-04

      分歧:拐点已现 在欧洲同行们纷纷宣示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时刻,长时间公认的石油行业龙头老大埃克森美孚表态:认同化石能源使用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将会重视和采取足够措施减少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碳排放,但石油天然气仍将是人类不可或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来源:大众证券报2021-02-24

      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回看中国碳排放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

      来源:大众证券报2021-02-24

      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回看中国碳排放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从国际上看,若重启气候变化合作或将进一步增大我国外部压力。我国与欧盟在节能减排领域虽有一定合作基础,但近年来在清洁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竞争面增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从国际上看,若重启气候变化合作或将进一步增大我国外部压力。我国与欧盟在节能减排领域虽有一定合作基础,但近年来在清洁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领域竞争面增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