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就是中国氢能发展之路。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从“瞻前顾后”到披荆斩棘,从“崇洋迷外”到自主创新——这就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之路。
(来源:微信公众号“氢智会” ID:HydrogenAiClub 作者:韩喻)
“看到今天会场高朋满座,我很是激动。想起2013年,我也曾主办过一场关于燃料电池的交流会,当时只有寥寥三五人……”在2021年长三角氢能科技高峰论坛上,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接受了氢智会采访,他表示:
“氢能产业曾遭遇惨淡,也有过几次低潮,但今天发展道路已然明晰,发展的热潮振奋人心。”
栉风沐雨,中国氢能找到了“火车头”
“燃料电池汽车是拉动当前这一轮氢能发展的火车头。”余卓平表示,“氢最早作为能源来看待就是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在余卓平看来,氢能是实现能源体系多品种大范围互联互补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电力、油气、煤炭等多领域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
工业是未来氢能诸多终端应用市场之一,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开了氢能商业化应用的序幕,成为氢能发展的重要阵地。
全球最早的氢能热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
到1994年,戴姆勒-克莱斯勒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燃料电池汽车,美国通用、日本丰田本田、韩国现代等车企纷纷跟进。
彼时因石油危机和空气污染,美国政府率先将氢能视为实现能源独立的重要技术路线,密集地开展了若干行动和项目,掀起了第一轮氢能热潮。
后来美国换 届改变了对氢燃料汽车的态度,导致全球一度陷入行业低迷,直到2015年丰田在美国上市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
截止2020年底,日本丰田Mirai在全球累计投放12015台,韩国现代Nexo累计投放12717台,领先全球。
在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也经历了多次起落。在世纪之交,我们国家“十五规划”起,开始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大专项,作为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成为我国第一代投身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资深专家。
为了能让行业和大众了解燃料电池汽车,从那时起,余卓平就多次在公开场合主动宣传并为燃料电池汽车站台。
为了能让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赶上国际步伐,余卓平曾与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等共同参与了早期燃料电池项目的研发,并带头申请了多项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专项。
为了在上海建设加氢设施,余卓平跑到当时还是农村的上海郊区实地考察,趟池塘、钻猪圈什么的都遇到过,最终促成了上海第一个固定加氢站的建成。
在余卓平等众多产业链先行者的带动下,上海于2002年成功研制出第一辆氢燃料电池轿车。虽然比全球第一辆氢能轿车的出现晚了好几年,但从技术角度看与同期国际一流水平几乎相差无几。
2002年,余卓平亲赴美国加州燃料电池示范基地学习交流发展经验,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燃料电池示范项目,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率先在北京、上海两市落地。
服务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20辆帕萨特领驭氢燃料电池轿车,就是由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投入了200辆燃料电池汽车服务。
其间种种艰难不一而足,但靠着众多余卓平这样的专家带头人,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之路渐入佳境。
待势乘时,中国交通领域“氢风”四起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起步晚,经历了第一波热潮后,由于国际上对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议与存疑,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有所停滞。
直到2014年以后,产业才又重新迎来爆发。
“一是因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二来是因为一直坚持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日本有了突破。”余卓平提到,“本田、丰田等日本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在2014、2015年左右实现了商业化运营,这让行业又看到了氢燃料技术路线的发展前景。”
即便处于低潮期,业内专家企业也坚持进行氢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研发和投入,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投产应用。
而近年来,美欧日韩等国的同行齐齐把目光投向中国,正是看到了中国庞大的交通运输市场。
“在示范运营方面,上海地区的氢燃料物流车已实现商业化落地。未来在重载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将会有更大的市场与潜力。这方面中国已走在前列。”余卓平表示。
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国家从技术路线、产业规划、补贴措施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全方位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2019年氢能源产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首次明确纳入能源统计报表。
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明确“以奖代补”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截至目前,已有23个省市、40余个地级市出台了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氢燃料车辆推广积极、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产业链相对完善、产业集群化程度领先的氢能城市及区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加氢站约为544座,我国建成加氢站128座,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保有量达7000多辆。
砥砺前行,“氢进万家”须从短板抓起
“成绩的取得固然值得骄傲,但发展的短板仍然不能忽视。”余卓平表示。
技术层面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已基本没有阻碍,但产业链、基础设施等建设的不完善依旧阻碍了车辆实现全面商业化。
氢燃料汽车要想真正实现市场化,首先要考虑降低成本:加氢成本和车辆成本。
当前氢能基础设施尤其是加氢站的建设布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氢能经济的规模化,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发展。
“顶层政策还不够不明晰,加氢站建设面临很多问题。要想加快加氢站建设,国家层面就需要出台明确的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余卓平提到。
“国家氢能战略今年发布的可能性很大,届时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产业链建设和成本降低会因此快速改观。
基础设施之外,氢气的储运也是影响我国氢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余卓平表示,汽车是种独特的产品,只有量化才能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燃料电池汽车亦是如此。除了技术提升降成本外,还需要有大的市场容量与环境实现车辆的商业化运营,而这又需要有大规模的加氢站与稳定的氢源。
这些问题业内普遍都已认识到,各方面也正在积极研发推进。
当然,氢能热潮之下,唱衰的声音从未停止。近日,大众CEO赫伯特·迪斯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在推特上一唱一和炮轰氢能,引发关注。
对于这些反对之声,余卓平说到:“产业低潮已然过去,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绿色的氢能将具有更大的优势与前景。后面的起伏都将是和风细雨,不会阻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向前发展的大势。”
任何一种技术路线的发展都不乏质疑之声,但如余卓平一般,坚信该路线的人总是能看到氢能的无限潜力。氢能依旧火热,风口之上,站得高才能看到远方的浪潮。
“氢能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交通运输领域的率先带动,氢能将更快进入更大的市场。”余卓平表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先后与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公司、浙江阳明电力建设公司和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公司座谈并签署框架协议。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苏智雄出席并讲话。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小成、浙江阳明电力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建磊、广东省内蒙古商会执行会长郭晓东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项目数量为10740个,新签合同额3864.6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签项目20273个,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长4.98%。一、按业务类型统计注:1.传统能源业务包括火电、水电、输变电、核电等业务。2.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包括风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远景在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带温室气体(GHG)指标绿氨Plus证书的项目。这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远景在绿氢及绿氨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更意味着中国绿色氢氨产业在国际舞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国家电投浙江公司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伍浩一行赴正泰杭州园区,围绕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深入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热情接待。伍浩一行走进正泰创新体验中心,了解企业发展
7月14日,华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汽车官方发布了首款车型官图——尚界H5。这款车型预计搭载华为ADS4和鸿蒙座舱,有望于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吸引超1000家经销商报名参与渠道招商。卖多少钱,才能爆?有消息人士透露,鸿蒙智行已稳住40万以上市场,尚界则主打20万级主流消费市场,尚界H5定位15万元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深圳市好风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风光氢能”)联合浙江阳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明电力”)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人民政府举行合作座谈并签署2GW风光氢醇一体化即年产8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在签约前座谈会上,好风光氢能董事长王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7月7日,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上海”)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纯”)正式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展开探讨并达成一致,充分发挥各自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技术专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绿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到,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数据接入市级监测平台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广州市市在原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大数据监测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并全面上线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管理模块,现启动相关数据接入工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1日—6月27日,工信部对第39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进行公示,12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在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24日,上海市2025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计划(第八批)发布!支持方向为国家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燃油车)、汽车置换更新(新能源)、电动自行车报废更新、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国四柴油车提前淘汰更新、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计划下达市节能减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上交所官网显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科创板IPO已于6月27日获受理,公司本次IPO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1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4.46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本次发行套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
2024年6月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共同主办的2024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嘉定的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开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常务副理事张进华,中国国际经济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暨氢能创新发展青岛论坛于12月28日在新华网等平台全网隆重播出。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中鼎恒盛气体设备(芜湖)有限公司赢得冠军,成都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和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亚军和
“预计2060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装置可以到达400GW,可再生能源制氢会提升到1亿吨,占当年氢需求量的80%。”日前,在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参事余卓平以“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提
“预计2060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装置可以到达400GW,可再生能源制氢会提升到1亿吨,占当年氢需求量的80%。”日前,在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参事余卓平以“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表示,“现在补贴政策中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新能源汽车是取消购置税的,在补贴期间取消购置税。但是随着补贴的退出,购置税又要回来。”余卓平认为,“如果是国民车,就不应该有车辆购置税。曾经家庭私人用的轿车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有没有更具体的时间段?各地方要如何因地制宜实现梯次达峰?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部门该如何控制碳达峰节奏?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指出,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我们还有国家、地方和行业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确认。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有没有更具体的时间段?各地方要如何因地制宜实现梯次达峰?对于重点行业、重点部门该如何控制碳达峰节奏?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指出,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我们还有国家、地方和行业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确认。”
10月8日,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测试方面的资源互补优势,共同推进开发制约行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测试方法、技术和装置,共建测试能力,助力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协同发展。
8月24日,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燃料电池领域在电池测试、科研合作、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尤其是面向商用车应用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150~300kW)的测试需求,高质量建成相关测试技术能力。同时,将在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业务开展科研合作,包括共同申报国家及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合作组织、编写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的国家、地方、团体标准等,共同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持续发展。
今年1-5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产销量低迷,但业内认为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趋势向好,投融资热度不减,近期签约的氢能汽车订单也不断增长。一方面,产业开始思考如何将利好政策与实践接轨,促进示范项目、应用场景的落地与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正考虑如何通过示范城市群建设,探索适合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与经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