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转型”相关结果236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也在稍早前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大规模向低碳、零碳转型,需要大量绿色、低碳投资。“其中,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本实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也在稍早前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大规模向低碳、零碳转型,需要大量绿色、低碳投资。“其中,绝大部分需要通过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本实现。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1-08-06

      group)的绿色科技优势,开启电池生态体系建设,与日本汽车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开展联合研究与合作,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更长续航里程、更具成本竞争力、更清洁低碳的动力电池产品,继而推动日本绿色复兴与全球零碳转型

      来源:港华能源2021-07-29

      氢能等综合智慧能源的解决方案;双方共同推动各种类型屋顶分布式光伏(bipv等)的技术应用,以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环保、多能互补、智能互联”现代零碳综合智慧能源体系的建设,助推国家零碳转型

      来源:港华能源2021-07-29

      氢能等综合智慧能源的解决方案;双方共同推动各种类型屋顶分布式光伏(bipv等)的技术应用,以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环保、多能互补、智能互联”现代零碳综合智慧能源体系的建设,助推国家零碳转型

      来源:上观新闻2021-07-14

      由于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低碳化”和“碳中和”不仅是能源变革,更是几乎所有终端用能技术和设备,包括交通、建筑、工业各部门的低碳、零碳转型

      双碳变革 绿意盎然 | 2021瓯江峰会·绿色能源论坛精彩呈现

      来源:正泰新能源2021-07-12

      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周涵现场介绍了能源转型下的新机会;国际能源署能效部中国事务/政策分析官员李知贤建议通过数字化加速净零碳转型

      宁德时代与香港中华煤气战略合作:集合优势资源创新优化储能系统集成、运营

      来源:CATL宁德时代2021-07-07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能源互联网建设、储能解决方案、储能商业模式创新、电池技术合作、芯片与股权投资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行业产业的零碳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本次携手中华煤气,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曾毓群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与中华煤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工商业储能、供应链创新、能源绿色零碳转型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来源:光明日报2021-07-06

      此外,大力发展相关的“朝阳产业”制造业,停止新建燃煤电厂、炼油等高碳项目,同时抓紧研究各个制造业未来零碳转型的具体技术路线和工艺。

      来源:光明网2021-06-29

      此外,大力发展相关的“朝阳产业”制造业,停止新建燃煤电厂、炼油等高碳项目,同时抓紧研究各个制造业未来零碳转型的具体技术路线和工艺。

      来源:光明日报2021-06-29

      此外,大力发展相关的“朝阳产业”制造业,停止新建燃煤电厂、炼油等高碳项目,同时抓紧研究各个制造业未来零碳转型的具体技术路线和工艺。

      远景和法国雷诺战略合作 马克龙出席并发表重要演讲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1-06-29

      马克龙表示,法国非常需要像远景这样拥有绿色发展愿景、创新技术实力和决心的合作伙伴,通过创造优质产品和赋能生态,推动法国加速实现零碳转型。...张雷表示,很高兴雷诺选择远景作为全面电动化的战略伙伴,为数以百万计的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更长续航里程、更具成本竞争力、更清洁低碳的动力电池产品,继而推动欧洲绿色复兴与全球零碳转型

      寻找零碳科技新力量 中华煤气联手国家电投发起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6-18

      100万美元重磅大奖 tera-award打造零碳转型最强“加速器”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可再生电量将爆发式增长到占总发电量的62%,其中光伏发电和风电占比达48%。...中科院院士李灿认为,本次大赛的两大主办方都为行业龙头企业,本身具有丰富的创新技术落地场景,并愿意开放给优秀的创新项目做应用落地,这对于推动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加速能源行业的绿色零碳转型意义重大。

      迈向零碳| 晶科科技亮相SNEC 发布前沿战略布局

      来源:晶科科技2021-06-03

      蔡赫具体阐述了在工业、石化业、交通业、建筑业、数据中心等相关重点领域实现“碳中和”的相关挑战与机会,通过技术变革将构建起零碳电力系统的中国方案,促进电力系统零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能源杂志2021-05-24

      例如某院士会议上在谈到能源转型时说到“以电力系统零碳转型为中心,各个用能部门相互配合实现零碳转型,燃油、燃气领域维持现状,逐渐减少而不是发展和增大”;再如某大学研究院院长在会议上说“30年以后煤矿产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2

      蓝皮书认为,中国“碳中和”零碳转型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效益。其中,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数字化七大投资领域最为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2

      蓝皮书认为,中国“碳中和”零碳转型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效益。其中,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数字化七大投资领域最为重要。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钢铁篇:钢铁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来源:麦肯锡2021-04-28

      根据麦肯锡测算,如果要实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1.5℃的情景,到2050年中国钢铁行业须减排近100%,这是极具挑战的目标,需要从钢铁消费、生产、技术、供应等多个关联领域共同推进零碳转型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4-25

      企业实现零碳转型,不仅要在技术、工艺上创新提升,还要在原料、供应链、运营、营销等各环节审视既有运作模式,推进减排措施,实现碳中和管理。

      “地球日”远景发布“零碳技术伙伴”战略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1-04-25

      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举办“零碳伙伴日”,发布公司首份碳中和报告与碳中和时间表,以及最新零碳软硬件产品,同来自红杉、微软、开云集团、博世、舍弗勒、诺华制药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汇聚一堂,探讨全球零碳转型的当下挑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