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风电并网发电”相关结果6268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1-28

      答:公司利用自有资源及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寻求风电、光伏、蓄能等新产业发展机会。...公司胜利能源露天排土场150兆瓦光伏项目已于今年8月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9月底,累计发电0.44亿千瓦时。“十四五”期间公司规划发展新能源规模600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11-28

      28日,风电场首台机组#8风机成功并网发电,储能系统顺利进入试运行。...同时,项目还将配置7.5mw/15mwh的储能设施,实现风电、光伏、储能之间的优势互补运行,从而提供连续、稳定、优质的绿色电能。

      明阳预中标!国能贵港70MW风机采购项目开标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11-27

      原国能贵港百花山风电场装机容量为80mw,已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及配套110kv送出线路(110kv 启百线),已于2020年12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包括单叶片和常规整体)和一套堆场卸货吊具,同时也包括所有必要的材料、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消耗品以及调试、设计、技术资料和技术服务(含设备运输);风机机舱、叶片、轮毂等大件设备运输至指定堆场交货,电缆、螺栓等附件在风电场内指定地点交货

      广东、广西、海南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运营实施细则印发

      来源: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2023-11-27

      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发 电机组、独立新型储能自首台机组或逆变器并网发电之日起纳入 电力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详情如下:...发电机组应在项目完成启动试运工作后3个月内(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应当在并网后6个月内)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或按规定变更许可事项,分批投产的发电项目应分批申请。符合许可豁免政策的机组除外。

      总理见证!乌兹别克斯坦首台风机<mark>并网发电</mark>!

      来源:SEPCOIII微视界2023-11-27

      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善风电epc项目自开工以来,创造了乌兹别克斯坦风电发展历史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落地执行的兆瓦级风电项目、第一台风机吊装、第一台风机并网发电。...在首台并网发电风机机位,总理先生特意乘坐电梯,登上风机顶部进行体验。

      【里程碑】这家“山西最大”“全国TOP5”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1-24

      10月30日,山西安装芮城县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西藏阿里...在深入践行“双碳”战略方面,山西安装已具备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从识别、立项、环评到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实施能力,实施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瓦斯气发电、余热余气发电、地热能

      来源:人民网2023-11-22

      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首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已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安装工作,今年年底前具备全容量并网发电条件。...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明确到2030年,我国将规划建设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11-22

      近日,由金昌市沐津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的金川区100兆瓦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95.92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4.55万千瓦,金昌电网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1.96%。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11-22

      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95.92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4.55万千瓦,金昌电网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1.96%。...云南易门马头光伏项目2标段并网近日,云南易门马头村光伏项目2标段14个方阵并网发电,投产容量53.41兆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0

      去年8月并网发电的华能五莲1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电厂第一个煤电与新能源联营的光伏项目。”...“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目前的规划装机规模为207万千瓦,包括煤电132万千瓦、风电55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计划于2025年实现全容量并网。

      光伏500MW!内蒙古1GW源网荷储市场化项目获批

      来源:内蒙古能源局2023-11-20

      对于未按申报方案及核准(备案)要求建设,储能配置、自主调峰水平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满足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以及新增负荷未全部投运的项目,不允许其并网发电。...内蒙古宝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负荷为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化工负荷60万千瓦,制氢负荷20万千瓦,新能源建设规模为100万千瓦(其中,风电50万千瓦、光伏50万千瓦

      <mark>风电</mark>500MW 内蒙古1GW源网荷储市场化项目获批

      来源:内蒙古能源局2023-11-20

      对于未按申报方案及核准(备案)要求建设,储能配置、自主调峰水平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满足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以及新增负荷未全部投运的项目,不允许其并网发电。...内蒙古宝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负荷为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化工负荷60万千瓦,制氢负荷20万千瓦,新能源建设规模为100万千瓦(其中,风电50万千瓦、光伏50万千瓦

      山东首个百万千瓦级海风基地!国家电投半岛南U1一期<mark>并网发电</mark>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11-20

      11月17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u1场址一期4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随着u1场址一期的投产,国家电投半岛南风电集群的182台风机每年将发出36.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惠及胶东半岛两百余万户家庭。

      <mark>风电</mark>500MW!内蒙古宝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审批通过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11-16

      对于未按申报方案及核准(备案)要求建设,储能配置、自主调峰水平等关键技术指标不满足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要求,以及新增负荷未全部投运的项目,不允许其并网发电。...项目概况:内蒙古宝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负荷为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化工负荷60万千瓦,制氢负荷20万千瓦,新能源建设规模为100万千瓦(其中,风电50万千瓦、

      国际领先!基于构网型技术的纯新能源电力系统构建及示范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来源:南瑞继保2023-11-14

      7.6 亿千瓦,占全部电源总装机的 30%;风电、光伏发电量 1.2 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14%。...从1986年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电场正式并网发电,到1997年提出太阳能作为全国扶贫工作的“中国光明工程”,中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截至 2022 年底,中国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11-14

      据悉,该项目是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3平方公里,总投资218.43亿元,每年可向山东地区输出光伏电能76.5亿千瓦时,年内将陆续并网发电

      来源:云南省国资委2023-11-14

      永宁风电项目今年5月实现首批风机并网发电,6月实现老尖山片区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目前云南省一次性核准的风电项目中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项目。...新能源开发提速换挡“十四五”期间,云南省电力保供面临多重考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将成为增量电源的主力,对缓解供需矛盾、优化电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云南省国资委2023-11-14

      永宁风电项目今年5月实现首批风机并网发电,6月实现老尖山片区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目前云南省一次性核准的风电项目中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项目。...新能源开发提速换挡“十四五”期间,云南省电力保供面临多重考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将成为增量电源的主力,对缓解供需矛盾、优化电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重磅!整机商重组风电业务!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3-11-14

      本次将风电板块按其业务属性进行整合,太原重工负责风电设备制造,发挥自身装备制造的优势,聚焦主责主业,太重集团负责风场建设运营业务,共同推动风电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项目于 2011 年底开始供货,2013 年11 月全部风机并网发电,2015 年 6 月通过验收。(11)其它项目大唐浑源、和顺等项目,主要项目内容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已并网发电,质保期已满。

      央视丨不同“钒”响,让新型储能扬“钒”起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1-13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的风光电站,有了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就可以大大减少风光电峰值时的浪费,提高并网发电的效率。这些集装箱式的“充电宝”还能相互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储能电站。...风电、光电是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稳定性较差。如何把“风光”能源储存起来,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这样的电池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正常运行,也可以在零上50摄氏度高温下安全输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