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光伏硅材料”相关结果2095

      2006-10-25

      制造技术发展较快   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方面:由于硅材料缺乏,价格飞速上涨,极大地促进了硅太阳能电池薄片技术的发展,目前硅片厚度已普遍地从370μm降到240μm,有的厂家已减薄到220μm,仍能保持较高的成品率

      2006-10-18

      今年7月与世界十大硅材料供应商之一的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长达10年价值60亿美元的硅材料供应合同,8月收购了日本知名的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msk公司。...,努力在全国探索和率先推出一整套光伏应用商业化模式,推动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光伏产业先进制造基地和大规模应用的绿色城市。

      2006-05-09

      大量进口又造成硅材料价格上涨迅速。   我国现在仅有四川新光硅业正在建设年产1260吨高纯硅材料的生产基地;洛阳中硅厂正在兴建年产300吨的硅材料生产基地。...因为,我国并不掌握提炼制造太阳电池所需硅材料的技术,因此,我国太阳电池的整个生产链并不平衡,97%的高纯度硅材料需要进口。

      2006-04-07

      目前,我国多晶硅材料的年产量仅60吨左右,硅材料的短缺就造成了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成了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的多晶硅材料技术的滞后?

      2005-11-22

      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多晶硅的价格大幅上涨,1千克太阳能多晶硅材料由两三年前的13美元,一路猛涨到46美元,涨幅高达250%。...目前,世界上前10名的光伏电池或组件的生产商已占据全世界市场份额的85%以上,而且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近30年来,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已经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而我国太阳能发电成本为何难以降下来?

      2005-10-09

      力诺工业(600885)主营业务是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高硼硅材料及其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高硼硅材料的市场份额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并且这一垄断地位仍在不断扩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系统、热水器等

      2005-06-30

      天威英利总经理苗连生坦陈四大问题———  一是产业链断档,硅材料缺乏成为瓶颈。...国内企业急于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生产上迅速扩张产能,通过外购硅片和电池片封装加工组件,而上游的硅材料和铸锭、切片的扩张速度远远落后,多晶硅原料的提炼在我国处在空白状态。  

      2004-12-31

      一条完整的光伏电池产业链包括从最初的硅材料到硅锭、硅片、电池片,最终产品是电池组件。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是目前中国内地唯一一家具备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

      2004-12-22

      一条完整的光伏电池产业链包括从最初的硅材料到硅锭、硅片、电池片,最终产品是电池组件。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

      来源:中国电子报2007-08-13

      王志刚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能源设备制造商,中电科技集团将以装备、硅材料、组件封装、下游配套产品为支撑基础,以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来源:《青海日报》2007-03-20

      而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其中单晶硅拉制和多晶硅铸锭所用的多晶硅材料95%为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的研制和生产至今还是空白。因此,只有解决多晶硅的自主生产问题,才能摆脱产业发展受制的局面。

      来源:《扬州日报》2007-03-14

      全国人大代表刘秀梵表示,从去年开始,国内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产品——多晶硅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状况将由扬州市的江苏顺大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改写,这个由国际风险投资公司介入、总投资达3亿美元的高科技项目正式投产后

      来源:《IT经理世界》2007-03-12

      本土市场之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但国外几家硅材料技术垄断企业还是明确拒绝将产业转移到中国。...中国对硅材料的研究与日本同步,但由于没有市场趋动力,失去持续研发和产业化的动力,最终形成今天受制于人的局面,如果市场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光伏产业在20年后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2007-03-08

      银联信分析:   我国集成电路的增长,硅片生产和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大大带动多晶硅材料的增长。...国内其它小型多晶硅使用企业更未从中硅高科分到任何指标,都为分不到多晶硅材料发愁,展开了多晶硅“争夺战”。   事实上,这一场争硅战,绝不是一次普通的原料战,从企业的角度更应该理解为战略上的较量。

      来源:《中国电子报》2007-03-07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将进一步刺激多晶硅、单晶硅等基础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小尺寸硅单晶的年产量仍在2500吨左右,8英寸、12英寸硅片产量将提升,逐步形成满足100nm-65nm线宽集成电路需求的12英寸硅抛光片和外延片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将加快6英寸~8英寸soi、sige和应变硅材料产业化进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