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CCUS产业”相关结果1458

      来源:中国华能2024-03-08

      2024年,清能院将深入贯彻两会精神,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聚力推进以钙钛矿光伏、氢能、储能和ccus技术产业化为主体的新质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3-07

      推进煤电向生态环保平台转变的“煤电+”固废、生物质发电、ccus等多元耦合的科技研发、技术选择、试点示范等工作需要规划指导。推进煤电转型发展的创新思路需要拓展。...未来,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建成投用国内首套百万吨级ccus装置,打造了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已累计回收利用二氧化碳超百万吨。一期、二期光伏发电绿色能源项目顺利投产,累计光伏发电3680万千瓦时。...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7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低碳智能燃煤发电、智慧重载铁路、绿色低碳煤制油气、氢能、ccus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建成了无人智能采煤工作面、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50万吨/年煤电ccus、深远海漂浮式风渔融合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行业领先、国能特色的标志性工程。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3-07

      长期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样本,是目前亚洲火电行业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ccus项目。...江苏泰州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实现装备100%国产化,二氧化碳捕集量达50万吨/年,通过调研周边园区与企业,对接二氧化碳使用需求,有效贯通区域碳循环,实现足额消纳,并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为煤电ccus

      来源:国能新能源院之声2024-03-05

      他说,新能源院全面落实集团公司“三紧”工作路径,聚焦新能源、智慧能源、综合能源、储能技术、ccus、灵活发电六大领域,开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战略新兴技术开发,形成了“科研+服务”的业务格局,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肖宝玲简要介绍了新能源院建设发展情况,表示双方在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新能源院将继续贯彻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国电电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03-05

      ccus示范项目扎实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年发电量为上年3.4倍;新材料提速工程成效显著,聚烯烃弹性体装置产出合格产品,2023年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近六成。...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发展跑出加速度。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当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4-03-04

      会上,榆林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签订《陕西榆林 ccus/ccs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风光火储”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坚持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推动煤直接液化二代、煤基可降解材料、百万吨级ccus工程等核心技术攻关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4-03-04

      三是争做产业转型升级先锋队,发挥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耦合优势,推动康平“风光火储”、浑江“风光水储”等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氢能、储能、百万吨级ccs、ccus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助力辽宁产业链迭代升级

      曾引发储能行业热议,刘吉臻院士出席中央政治局能源会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4

      现在我经常听到社会上关于碳中和有两个解决方案,一个解决方案叫“风电、光伏加储能”,这将来就可以实现,还有一个解决方案是“不排斥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但是利用ccus,烧煤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把它捕集、封存...习近平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来源:工信部2024-03-01

      聚焦ccus技术全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开展ccus与工业流程耦合、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及示范。...三、推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八)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发展。

      来源:工信部2024-03-01

      《指导意见》提出,要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发展。...,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2-28

      支持西北大学、延长集团加快开展ccus研究与示范应用,推动榆神、榆横工业区布局开展二氧化碳转化制备化学品、二氧化碳储能等示范。...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转化,稳妥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27

      目前,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化工技术(p2x),制氢、制氨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新兴技术多处于技术探索、示范应用阶段,规模化、商业化部署主要受成本高、能耗大、可靠性差、商业模式欠缺等因素制约...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通过“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充分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有助于打通不同主体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及行业间协调运行效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6

      据了解,此前国家能源集团以科技领军企业为目标,实施“十大工程”,4家国家能源创新平台入选国家能源局“赛马”序列,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创新团队获“国家工程师奖”,亚洲最大50万吨/年煤电ccus示范工程建成投产...中国华电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

      来源:北极星垃圾发电网2024-02-26

      此外,通过采用碳捕捉技术(ccus),项目有望每天减少385吨的碳排放,年减排二氧化碳总量达到14万吨,这相当于种植了778万棵树木,为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位于南海仙溪地块a的北侧,紧邻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由中鹏未来(广东南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预计在2024年12月完工,整个建设周期为12个月。

      来源:中国华能2024-02-23

      温枢刚强调要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高水平打造ccus、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高质量打造一批风光火储输多能互补等引领行业转型发展和支撑大基地建设运营的原创性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2-23

      第三是储碳固碳类,主要包括ccus技术和生态增汇与监测技术等。第四是数智赋能类,主要包括数字赋能效率提升技术,温室气体排放智慧化管理技术,数据中心降碳技术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2-23

      第三是储碳固碳类,主要包括ccus技术和生态增汇与监测技术等。第四是数智赋能类,主要包括数字赋能效率提升技术,温室气体排放智慧化管理技术,数据中心降碳技术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2-22

      、新型储能、高效光伏、氢能(氨、甲醇)、先进核能、ccus、天然气水合物等为重点的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重点开展二氧化碳高值转化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先进核能等领域基础研究,重点突破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大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高性能储能电池、高效光伏、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生物质燃料等核心装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