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2-26
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对于政府部门、行业乃至重点排放单位,都是新生事物。...确保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相关行业和重点排放单位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26
来源:国新网2024-02-26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3个管理规则,以及发电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监督管理要求等,对注册登记、排放核算、报告、核查、配额分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19
《条例》专业性较强,要采取多种方式对《条例》进行宣传,帮助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重点排放单位、有关技术服务机构等单位和个人更好地掌握《条例》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做到知法守法。...《条例》明确了碳市场的管理机构(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地方市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机构(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及市场、金融等其他相关部门)、基础设施(登记结算机构、交易机构、碳排放管理平台)、重点排放单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官网2024-02-06
《条例》通过明确规定重点排放单位、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加强了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竺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官网2024-02-05
从重点排放单位责任来看,明确重点排放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制定及执行、排放相关检验检测、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报送等活动,并对其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年度排放报告的真实性
来源:司法部2024-02-05
三是重点排放单位确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条件,省级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据此制定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四是碳排放配额分配。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4-02-05
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条件和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应当向社会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条件制定本行政区域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来源:司法部官网2024-02-05
来源:新华网2024-02-05
来源:中国电力2024-02-01
5000 t(含)以上的企业列入重点碳排放单位(京政发〔2015〕65号),由于将十三陵电站作为一个用电单位,仅考虑了十三陵电站抽水用电,自2014年至今每年都将十三陵电站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来源:中国环境2024-01-30
其中,将重点排放单位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并要求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的规定,属于对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和交易场所的基本要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2
、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等重点事项取得初步进展,具备一定工作基础;到2025年底,各项重点任务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成效明显,具备全面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的基础和条件。...我国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大幕已然拉开。近期,内蒙古、山东率先发布碳排放双控相关文件,引发广泛关注。我国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大幕已然拉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5
而在张文佺看来,对于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以及重点排放单位而言,《条例》为企业提供了开展碳资产管理的依据和动力。...,以更为明确、严格的法律责任约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强化追责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对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也有了更强有力的约束。”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4-01-15
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申请纳入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核实;经核实符合第一款规定的,应当将其纳入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相关工作。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4-01-12
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申请纳入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核实;经核实符合第一款规定的,应当将其纳入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工业企业连续二年温室气体排放低于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非工业企业连续二年温室气体排放低于纳入标准的,以及因停业、关闭或者其他原因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不再排放温室气体的,将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从本省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中移出
来源:天津市生态环境局2024-01-03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于2023年12月26日发布《天津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要求和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及核查结果,对原有年度碳排放量2万吨以上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进行了更新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3-12-28
;2.重点排放设施归属变更导致重点排放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变更;3.重点排放单位之间发生合并,或与未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合并,导致重点排放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变更或碳排放核算边界变化的;4.重点排放单位分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