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规划”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5

      近日,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付兆辉。...付兆辉说,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能源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相关条文,既覆盖能源行业,也覆盖消耗能源的其他众多行业;既覆盖重点排放单位,也覆盖普通用户,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4-11-15

      在英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和最潮湿的18个月之后,很明显,面对气候紧急情况,英国政府需要做出果断而艰难的决定。...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商和运营商致力于推进这项技术并确保其安全运营,积极倡导更好的规划流程,而在英国部署更多的储能系统可以为实现更可持续未来铺平道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全球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突破,为能源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能源法通过明确规划、开发、储备和应急制度体系,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能源供应可靠性和韧性。

      来源:中国能建2024-11-12

      山西垣曲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是山西省2022年10个重点推进的抽水蓄能项目中首个取得核准的项目,同时也是垣曲县“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性新兴项目。...为保证通风洞顺利进洞,项目团队持续修正实施方案,构筑立体化危机应对预案,动态调配人力资源及物资供给链,以有效抵御极端气候干扰,克服围岩稳定性较差等难题。

      内蒙古:进一步谋划储备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

      来源:内蒙古发展改革委2024-11-12

      报送内容包括:一是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改革创新推进情况、重大工程规划与实施情况等,包括项目布局、机组条件、降碳效果等。...报送内容包括:一是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改革创新推进情况、重大工程规划与实施情况等,包括项目布局、机组条件、降碳效果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11-12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不仅关乎企业的长期规划,也是国家发展的长远方向。...加紧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能见2024-11-11

      储能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电力保供和系统稳定两大安全挑战,一方面新能源发电受气候变化和气候条件影响大,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对于电力实施平衡和可靠供应保障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电力系统逐步呈现出高比例新能源

      来源:电联新媒2024-11-11

      支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在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大量化石能源的利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等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变暖主因的气体。...最后,《能源法》对能源规划进行分类指引,促进我国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第15条、16条将能源规划布局分成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规划四类,由上到下、由总体到局部地明确能源利用策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1

      ——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年前碳中和的承诺,中国近年来快速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了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的目标

      ESG专栏 | 东方日升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运营

      来源:东方日升新能源2024-11-11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我们制定了《集团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循环和管理高效统一。...东方日升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企业运营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水资源管控,协同上下游进行综合治理,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我们通过行动表达对美好环境的追求,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积极力量。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2024-11-11

      编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到2027年,新能源车辆渗透率争取达到50%。(三)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红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规划许可管理。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1

      是中国政府中长期能源战略和方针政策的对外宣示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付兆辉提出,能源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提出能源工作坚持立足国内、多元保障、节约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苏电牛思2024-11-11

      消纳、送出“齐头并进”“靠天吃饭”的新能源具有波动性等特性,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受气候条件和天气变化影响显著,会造成就地平衡能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前者通过检测电压变化为电网调度快速提供控制策略,使用以来并网点电压波动率平均降低5.84个百分点;后者将屋顶上的光伏资源和电网资源“一网打尽”,帮助电网的投资规划变得更科学,使用以来淮安地区分布式光伏整体开发效率提升

      来源:电联新媒2024-11-11

      能源行业作为对气候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只有通过立法将“双碳”目标作为全行业的义务,才能充分发挥能源行业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作用。...《能源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对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 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规范。二审稿除了一些立法技术性的完善外,又增加了以下一些规定。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11-08

      第九条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地理、气候特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防洪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

      来源: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11-08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黄洁亭指出,早期风电场存在四大问题:风能、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低,运行效率较差;设备故障增多、安全隐忧大;运维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技术装备和涉网性能相对不足。...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部主管马丽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风电、光伏机组将陆续迎来大规模退役和改造潮;二是政策引导和环保监管将加快退役风电回收;三是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减碳

      来源:苏电牛思2024-11-08

      消纳、送出“齐头并进”“靠天吃饭”的新能源具有波动性等特性,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受气候条件和天气变化影响显著,会造成就地平衡能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前者通过检测电压变化为电网调度快速提供控制策略,使用以来并网点电压波动率平均降低5.84个百分点;后者将屋顶上的光伏资源和电网资源“一网打尽”,帮助电网的投资规划变得更科学,使用以来淮安地区分布式光伏整体开发效率提升

      来源:浙电e家2024-11-08

      面对目前金华经济快速发展下电力、电量超预期增长的形势,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超前规划电网建设项目,不断优化完善电网布局,对义乌、东阳、金东等重点地区电网整体规划进行专题研究。...除了深化不停电技术研究应用,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还坚持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通过推动构建“标准化网架为基础、新型组网形态为补充”的坚强智能网架,推动柔性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促进网架结构演进,不断增强配电网“安全韧性”“气候弹性

      拥抱“产消一体化”用能侧转型 施耐德电气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前沿报告

      来源:施耐德电气2024-11-06

      报告认为,究其原因,在于微电网建设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包括分布式能源投资者、用能企业和电网公司等,统筹协调难度大,并且没有从用能企业视角来整体规划、全生命周期地进行建设运营。...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发布洞察报告用能侧能源转型为减碳突破口,“产消一体化”成必然趋势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电力2024-11-06

      有序推进大型风光基地和外送通道规划建设,送受端电网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各区域电网坚强性、互济性稳步提升,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互联通道的“直接送电”和“互济调节”作用更加统筹平衡。...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合计达到12.1亿千瓦,提前六年多实现2030年规划目标。甘肃、青海、宁夏、河北等省(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超过50%,成为装机主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