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经济”相关结果2444

      来源:国家电网报2008-05-09

      《国家电网报》手机报基于《国家电网报》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内容,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具有鲜明的电网特色,并融入手机报这种新型媒体的特点,增加国内国际要闻、能源经济聚焦等内容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4-17

      如果算进去,太阳能电池就不比化石能源经济多少。所以,清洁能源的大量使用,还有赖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4-09

      电力专家、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介绍,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之前,国家电力公司搞三产和多种经营,旗下有许多非主业的企业。

      来源:中新网、新华网 2008-04-08

      电力专家、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指出,我国2002年开始的“厂网分离”的电力改革已经进入到解决遗留问题的阶段,下一步将打破电网垄断,积极进行输配分开。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26

      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中心主任史丹→电力安全应升至国家安全层次   我认为,增强电力系统的防灾能力,应该将电力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17

      夏清   ●重视电网结构布局的安全性及灵活性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孙元章   ●全面启动应对冰灾能力科学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崔翔   ●电力安全应升至国家安全层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中心主任

      来源:石油商报2008-03-11

        加布里埃尔柯林斯是美国海军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的研究员,专门从事中俄能源政策、海洋能源安全、中国造船业、中国海军现代化的研究,是国际能源经济协会的会员。

      来源: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2008-03-07

        3月5日,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接待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专家佐川笃男先生来院进行友好访问。这是2007年底经研院与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签署《交流和合作谅解备忘录》后开展的第一次交流活动。...胡兆光副院长首先向佐川先生转交了经研院院长张运洲写给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的信函。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05

      改变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行政手段轻视市场手段的观念,建立健全中央转移支付制度、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性产品市场定价制度、再生能源与节约能源经济扶持制度、节能减排资金市场经营制度、环境容量使用权交易制度等等

      来源:中国证券报2008-01-25

      能源法的出台将弥补中国能源法规体系中基本法缺位的问题,不仅为能源领域单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法律依据,也有助于解决能源单行法之间以及能源单行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使能源战略的实施和国家能源经济安全在国家强制力的基础上得到保障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1-22

      吴钟瑚——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能源政策研究》主编;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力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原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新华网2008-01-16

      新华网消息:法国《回声报》1月9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新的能源地缘政治"。文章摘要如下。 能源领域的三大变化构成了新世纪的重要特点,表明现行主导经济模式受到质疑。 第一个变化是地缘经济方面的变化

      来源:新疆电力公司2008-01-09

      希望认真按照“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加快新疆电网建设,在实施新疆能源经济转换战略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早日实现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实现新疆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2006-12-11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坚持叫停“特高压”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他参加过国家发改委先后组织的三次“特高压”技术研讨和座谈。“这些会议都不是论证会。”

      2006-11-28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参加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三次特高压会议。“这些会议都不能算论证会。”据透露,第一次是技术讨论会,后两次会议每次都有二三十个人参加,听取大家不同的意见。   

      2006-11-27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输配是否分开对于启动电力市场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要拆分完毕了再运作电力市场,那又是下一个五年计划的事了。长远看来,输配分开、配售分开都是必然的,但并不是当务之急。

      2006-11-03

      昨日,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朱成章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怎样结合市场经济建立相适应的电价机制等,还需要制定更加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   

      2006-07-26

      曾参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设计的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所以林伯强认为,在输配改革之前,应该先进行电价和电力行业投资体制的改革。   

      2006-07-05

      电解铝行业濒临亏损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电价上调,对于高耗能行业当然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2006-03-28

      控制增能扶优汰劣对于两种不同观点,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认为:“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但电力过剩与否现在还是不要过多争论,等一两年后再下结论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