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技术”相关结果340
      中国首个规模化民用液氢项目出炉!鸿达兴业拟募资不超49.85亿用于年产五万吨氢能项目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3-11

      鸿达兴业主营业务包括:储氢技术储氢装备的研究及开发;制氢、储氢、氢液化和加注氢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咨询;加氢站的设计等。...项目实施必要性1)氢能是解决结构性能源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2)我国高度重视氢能的发展,政策支持加速发展氢能;我国具备发展氢能产业、构建氢能社会的基础条件和解决制氢、储氢;3)运氢的成本难题是下游产业发展突破的关键

      加氢站供氢模式的选择及制<mark>氢技术</mark>的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广州化工2020-03-09

      公路运输则需要考虑储氢技术和运输安全所带来的成本。氢气储存方式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不同储氢方式的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广东茂名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3-06

      技术层面上,拥有自主可控的规模化低成本制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和常温常压有机氢化物储氢技术;燃料电池汽车设计水平和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氢能终端产品推广应用从公共领域为主向社会领域为主转移,氢能在交通、发电

      来源:拉瓦锡17872020-02-18

      远见资产集团的h2store储氢技术和nedstack 的pem燃料电池技术将与锂电池技术联合搭建一个混合储能系统。...这是世界首例大规模运用氢技术存储可再生能源的案例。双方计划通过集成先进的储能设备和ai管理系统来增强太阳能电站的效率。

      氢能在我国未来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再电气化”路径初探

      来源:循环流化床发电2019-12-30

      目前,电解水制氢的主要问题是能耗高、效率低,关键技术的突破应集中在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电解槽的能源转化效率以及搭建集中式大规模生产系统等方面。1.3储氢技术氢气的储运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之一。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2-25

      受限于技术,国内的应用成本很高。各类储氢技术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每一种储氢路径都有企业在努力探索当中,希望技术尽快突破,成本尽量降低,将合适的储氢技术应用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当中。

      干货 | 高压<mark>储氢</mark>瓶结构与成本分析

      来源: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事业部2019-11-25

      最近两年,碳纤维储氢技术成为国内关注和研究热点,其实早在数十年前国外便已经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尤其是最近两年,日本东丽、美国赫氏等公司,以及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相继突破拉伸强度5.5-5.8gpa、拉伸模量330-400gpa的新型高强高模碳纤维关键技术,该型产品在高压储氢气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空间

      氢能知识丨复合材料车载<mark>储氢</mark>瓶 燃料电池车的坚强后盾

      来源:DT新能源材料2019-11-20

      高压气态储氢储氢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将氢气直接压缩,以高密度气态形式储存,具有成本较低、充放氢速度快等特点,是发展最成熟的储氢技术。...储氢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江苏特色小镇官微2019-11-04

      ,业务领域涵盖了固态储氢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特色小镇官微” id:jstsxz)氢储(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由国氢控股有限公司及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是专业从事固态储氢技术的科创公司

      2019IHFCS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mark>技术</mark>峰会将于12月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10-31

      液态储氢技术及安全运输方案分析11. iv型瓶安全、测试和测量12. 最新双极板技术/质子交换膜技术/催化剂技术进展13. 空压机及氢循环泵技术14.

      来源:三环党建家园2019-10-25

      为更好地匹配常温常压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在氢燃料电堆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性商业化,三方合作在英国驻武汉总领馆的促成下应运而生。...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氢在常温常压下的储存和运输,具有常温常压氢能利用和相关设备研发制造等技术,研发的“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实现了氢在常温常压下的规模化储存于有机溶液中,形成的氢油在常温常压中始终为液态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10-18

      但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中游储氢方面,我国固定式高压储氢技术和固态储氢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车载高压储氢及氢运输方面仍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加氢站设施数量也较少,难以满足商业化条件

      来源:青海科技厅2019-09-18

      ,提高光伏发电可控性和可预测性;研制适用于建筑储热的新型相变材料,攻克光伏/热泵/相变储热的太阳能建筑供热系统设计与能量管理技术,提出可推广复制的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模式;突破分布式光伏高效制氢和储氢技术

      在安全层面 3种车载<mark>储氢</mark>业内更看好哪个?

      来源:能链2019-08-26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链” id:energylink 作者:demi)车载储氢技术是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成本。...国内外三种车载储氢相关企业▲图片来源:trendbank在高压储氢方面,国内外车载高压储氢企业较多,技术成熟高。国外以ⅳ型瓶为主,国内都为ⅲ型瓶。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08-16

      (二)着力解决储运加难题依托邯郸718所、石家庄安瑞科、保定长城汽车、河钢集团、衡水百工实业等企业重点研发深冷气氢储运技术、70兆帕高压车载储氢系统、大容量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的储运技术、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8-14

      业内呼吁,应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推进我国液氢技术的民用化和商用化。随着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比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传输效率更高的液氢技术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在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液氢技术的民用化和商业化已相对成熟,液氢储运等环节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而我国液氢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核心设备依赖进口。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19

      蒋利军建议,充分利用毗邻内蒙的la、ce稀土资源,开发低成本稀土储氢技术,建立制氢现场高密度高安全大规模稀土储氢示范,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稀土规模储氢产业。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固态储氢的示范应用。

      日本氢能发展:看上去很美?

      来源: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2019-07-16

      虽然氢气的体积能量密度不高,现在成熟储氢技术70mpa下的氢气体积能量密度约为汽油的三分之一,如果低温液态储氢储氢合金技术能够有突破,体积能量密度有望提高1.5-2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7-16

      作为氢能大规模发展的基础,储氢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进进程。...而从储氢技术的角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从储氢瓶开始到加氢站,氢运输、储存等所有的技术还都停留在100年前的工艺水平,能效偏低、成本偏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6

      记者了解到,目前车载储氢技术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等。...低压合金储氢和低压加氢技术已经在这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坦言:“氢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低压合金储氢技术来得正是时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