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气体”相关结果274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9-02

      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只允许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却阻止其反射,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最终导致全球温度普遍上升,威胁人类生存。...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地球生物圈的碳储量是恒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意味着非气态碳“过多”地转化为气态碳,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大气的二氧化碳量(即碳通量)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碳平衡阀值,导致大气中的碳过剩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7-17

      这标志着我国在燃煤发电领域,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首次得到应用。既为举办绿色奥运添彩,又开创了二氧化碳捕集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国际合作平台。...工程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精制系统提纯成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

      来源:华能集团公司2008-07-17

      这标志着我国在燃煤发电领域,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首次得到应用。既为举办绿色奥运添彩,又开创了二氧化碳捕集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国际合作平台。...工程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精制系统提纯成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

      来源:新华网 2008-07-17

      这标志着,中国的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首次在燃煤发电领域得到应用。...中国首个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16日正式建成投产,并成功捕集出纯度为99.99%的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08-01-17

      ■本网记者 李层   建设一个虚拟的能效电厂只需要花费2685元/千瓦,而建设一个实物发电设施需要8000元/千瓦,并且建设能效电厂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这样既节约能源

      2006-11-16

      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平告诉记者:“按年发电利用小时3500小时测算,半山每年燃气机组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比燃煤机组要少135万吨。”   ...为降低火电二氧化硫排放,半山发电厂敢为人先,又做了首个吃螃蟹者。

      2005-09-22

      目前多采用焚烧的办法处理下水道污泥,而将其用于发电,既可节省能源,也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12

      焊接分部经过仔细分析设备状况,认为设备板材较厚、焊接坡口角度过小,焊枪的喷嘴无法到达焊板的根部,如果仅仅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建议改为手工电弧焊加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方案。

      来源:新华网2007-10-18

      他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作为二次消费的能源还会继续增加,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就会带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来源:新华社2007-08-22

      据负责兴建和管理这一发电站的负责人皮耶罗·德尔·马索介绍,这座发电站共安装有5.2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达11兆瓦,可满足8000户家庭的日常电能需要,并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7-08-17

      但是,发达国家在国内每减排一吨二氧化碳气体,所需成本平均在100美元以上,而如果到发展中国家实行减排,平均成本只有几美元至几十美元。...如武钢的富余高炉煤气发电等4个项目,计划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0多万吨,已与意大利电力公司签订五年合同,一旦通过联合国审核,可望每年拿到2500多万美元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网2007-06-15

      万钢指出,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走高、然后再减排的发展道路,而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期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探索应用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封存技术是指把企业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起来,通过处理后埋藏到地下或输送到深海加以封存的一种技术。 碳封存是国际科技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暧而于近年提出的,同时也开展了很多研究。

      来源:内部新闻2007-06-15

      万钢指出,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走高、然后再减排的发展道路,而中国正在探索 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以期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探索应用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封存技术是指把企业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起来,通过处理后埋藏到地下或输送到深海加以封存的一种技术。 碳封存是国际科技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暧而于近年提出的,同时也开展了很多研究。

      来源:新华网2007-06-13

      从北京举行的“2007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上了解到,一项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气体为主要原料,制造可降解二氧化碳基树脂的高新技术有望成为破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难题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