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供热技术”相关结果584

      来源:中国电力报发电报道2019-12-19

      虽然欧洲等区域供热发达的国家目前正在研发先进的第四代供热技术,但该技术基于末端用户低温运行,并不适用于中国供热。...日前,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简称“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在京召开了“中国清洁供热2025模式”专题研讨会,付林教授介绍了他对未来中国供热的全面设想和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12-11

      这座2010年1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生物质发电公司,是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首次采用循环水低真空供热技术的试点项目,拥有我国首台生物质供热机组。...记者从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高度重视生物质热电联产工作,依托现有生物发电项目,积极探索和实践, 选用了部分抽凝式汽轮机,凝汽器均按照低真空供热技术条件进行了订货,2010年开始对部分机组进行不同形式的供热改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2-11

      近年来,国家电投加大核能供热技术研发力度,并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在核能型号创新领域的实践方面,和美一号供热堆已于今年6月通过初可研审查报告。...资料显示,微压供热堆happy200采用微压闭式回路以及完全非能动的总体技术方案,总体技术参数基于匹配大型城市热网需求以及满足远距离输热等输热系统设计条件而确定。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19-12-10

      项目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建设太阳能跨季节储热供热系统,既进行太阳能区域供热技术研究与示范,也同时为黄帝城小镇的采暖提供零碳热源,大幅度提高小区居民生活品质和黄帝城小镇品位,成为全球太阳能供热的样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9-12-10

      这座2010年1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生物质发电公司,是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首次采用循环水低真空供热技术的试点项目,拥有我国首台生物质供热机组。...同样,国能巨野发电公司自2014年9月开展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系统改造。2014年11月10日,正式开始利用低真空循环水向城区供热。几年来,供热系统设备在供热期间稳定运行,山东省巨野东城区供热效果良好。

      来源:大众日报2019-11-28

      在稳步推进核电项目建设的同时,我省依托在运核电机组开展了核能清洁供热技术研究与项目建设。...11月15日,海阳核电清洁供热工程一期项目正式投入供暖运行,实现了向海阳核电施工生活区、专家村及周边市政共70万平方米区域供热

      来源:晨报融媒体2019-11-13

      探索出一套适合林口县特点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并推出五项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利用及秸秆堆沤(腐熟)造肥还田;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率,引导鼓励农户扩大生活燃用秸秆量,加快推广秸秆直燃锅炉和生物质炉具供热技术

      来源:地热能资讯2019-11-01

      中深层地热能建筑供热试点示范区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具有取热持续稳定、地温恢复快、环境影响低的特点,比传统供暖技术节能30%以上。...、环保、成本及供热稳定性等重点内容,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工程应用技术成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

      国家电投7项火电科技创新成果 打造能源之“源”

      来源:国家电投2019-10-31

      主要成果包括:1.研发了综合智慧能源控制及服务平台、智慧供热技术、储能电站agc协同控制系统、分布式燃机选型软件等,在麻城人民医院项目中推广应用,并参与福建平潭、武汉光谷、江西儒乐湖、珠海横琴以及同安农光互补等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我国高纬度极寒地区20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投运成功

      来源:海拉尔热电厂2019-10-22

      本次供热改造由呼伦贝尔分公司、海拉尔热电厂组织,西安热工院总承包,采用西安热工院最新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对2号机组实施供热节能改造。...改造后海拉尔热电厂两台200mw机组供热初末期带1700多万,高寒期约110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全年供热期长达七个半月,海拉尔热电厂在供热技术创新方面勇于尝试,以前在西安热工院支持下在国内率先实施了1号机组低压缸光轴改造

      来源:大众网2019-10-17

      热力集团——全国首个多能供热示范基地记者从济南热力集团了解到,按照“技术领先、管理规范、智能调控、多能互补、环境优美、科普便捷”的定位和目标,济南热力试点建成了全国首个多能供热示范基地——睿冠能源站,推进多种新能源供热技术运用的科学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10-16

      供热扩容高背压改造是乌拉特发电厂重点技改项目,于8月27日正式动工。高背压供热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种高效供热技术,而空冷机组又使得乌拉山电厂进行高背压供热改造具有天然优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09

      来自比利时、加拿大、丹麦等数十个国家的供热领域专家,就清洁供热趋势、区域能源政策、主流供热技术等话题展开探讨。...我们还在研究储能技术,以进一步减少用热成本。”英国建筑研究所技术主管也称,清洁化的区域供热,是英国政府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能源等相关部门也作出承诺。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09-17

      通过这项“发电与热泵耦合的梯级供热技术”,1号机组回收机组循环水排水余热131兆瓦,回收的余热用于满足丹东市基础热负荷。2号机组采用的是新型凝抽背技术。...国内供热采取总量控制、均匀供热,由于热网与电厂相分离,首站给定总流量后,各换热站分摊,不是按需索取,造成极大的浪费。”谈起改造的思路,华电电科院供热技术部主任郑立军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09-06

      参会专家表示,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天然规避了抽水型地热能所面临的回灌技术难题。与传统供热相比,供热过程没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对节能减排、治污减霾具有重要意义,环保价值十分明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9-04

      2013年我们决定引进“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通过地下密闭的换热器把热量从地下导出来,只利用地下热量,所以对地下水或者地质环境不会产生扰动。...今年年底沣西新城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面积可达50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覆盖供热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每100万平方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6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9-04

      2013年我们决定引进“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通过地下密闭的换热器把热量从地下导出来,只利用地下热量,所以对地下水或者地质环境不会产生扰动。...今年年底沣西新城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面积可达50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覆盖供热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每100万平方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6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9-04

      2013年我们决定引进“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通过地下密闭的换热器把热量从地下导出来,只利用地下热量,所以对地下水或者地质环境不会产生扰动。...今年年底沣西新城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面积可达50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覆盖供热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每100万平方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6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8-30

      6.太阳能供热技术由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辅助能源(清洁炉具)、供暖末端设备等组成,主要优点为运行费用较低,且低于热泵类项目。...峰会现场,西咸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局副局长赵娟逐一予以介绍——1.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向地下2000-3000m深处的地层钻孔,通过换热器外壁与地层换热和换热器内介质的循环流动,将地下深处的热能导出并向地面建筑物供热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8-30

      2012年冬季以来,以陕西四季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为首的陕西工程的科技工作者们,率先建成并实际运行中深层地热能间壁换热高效供热技术示范项目。...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技术通过钻机向地下钻孔至2000到3000米,通过地面热泵机组输配机组向地面建筑物供热技术,具有分布式、无干扰、零排放、能效高的特点,目前在西咸新区已全面开始推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