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损害”相关结果280

      来源:东南网2015-06-09

      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十大重点行业的整治,表面看是治标,实际更是治本,是生态建设淘汰落后、污染产能,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新华网2015-05-07

      三是生态补偿制度,要求加快建立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机制,具体有纵向和横向补偿两个维度。...在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另一个是通篇体现了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理念。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5-05-06

      三是生态补偿制度,要求加快建立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机制,具体有纵向和横向补偿两个维度。纵向,就是要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徐绍史:《意见》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16字整体思路,提出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10个方面的重大制度

      来源:中新网2015-05-05

      贵州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仍然突出。...该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18平方公里,启动了贵阳市、黔西南州和黔南州等3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工作。

      来源:能源情报2015-04-08

      煤炭的大量开采带来严重生态损害,造成大面积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导致地下水,耕地资源破坏。我国85%的二氧化硫,67%的氮氧化物,70%的烟尘排放来自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2-27

      环境侵权行为的二元性特征导致一个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关涉私益与公益、有形主体与无形主体、个人损害生态损害、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实际损失与未来风险等多重因素。...这种二元性会导致一个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关涉私益与公益、有形主体与无形主体、个人损害生态损害、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实际损失与未来风险等多重因素。

      来源:半岛网2015-02-13

      陈尚告诉记者 ,山东省财政厅和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出台的《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已经执行四年,其中2011年至 2014年,全省批准用海项目300多项,缴纳了生态补偿费3.2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5-01-07

      由于河流湖泊等往往跨行政区域,一个污染事件可能导致整个流域的环境生态损害。《解释》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可跨行政区域管辖。...依据《解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判决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等费用,应当用于修复被损害生态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2014-11-03

      为切实使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好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咬定6643不放松,着力抓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等项工作;严控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

      来源:国电清新2014-10-30

      持续的严重雾霾是工业化对生态损害程度的直观展示,是对传统工业生产触碰自然底线的警示,也是对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有效性的检验。大面积雾霾带来了经济社会风险和重大损失,而其成因又极其复杂。...建设生态中国、宜居的美丽城市,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一直是政府持之以恒的重点工作。

      来源:《求是》2014-08-04

      当前,我国水安全呈现出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愈加突出。水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短缺的产品、制约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地方重开发建设、轻生态保护,开山造田、毁林开荒、侵占河道、围垦湖面,造成生态系统严重损害,导致生态链条恶性循环。

      来源:新华日报2014-07-29

      同时,我省还将着力推动三偿机制(三偿指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排污权许可制度、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取得突破。...省级生态补偿资金增至15亿去年以来,全省上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七大行动。记者梳理发现,取得的亮点确实不少。生态空间保护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07-26

      河北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破坏,矛盾相互交织,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解决我省水的安全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平原地区可以大开洼淀,既可储水,又可作生态景观。五是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发展产业,首先要看水资源容量,缺水的地方,就不能搞耗水大的产业。

      来源:河北政协官网2014-06-24

      在污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必须防治并重,既要严防死控,又要强力治理,以防保证不再形成新的生态损害,以治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必须按照一手治污,一手造绿的要求,把环境治理与推进发展打捆谋划。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6-23

      总的来看,新老问题交织,新问题有三个: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他提出的治水思路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比如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对来讲对黄河生态的治理工作做得相对要多一些。作为企业,当然要追求经济效益,但是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服从社会和生态效益。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5-04

      以前强调的仅仅是污染者担责而忽视了生态破坏者的责任,此次修订则把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责任加以合并,用损害者担责原则予以概括,更为准确、到位。...解读《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亮点和难点《环境保护法》通过稿确立了一个新的基本原则,即损害者担责原则。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多家环保ngo也以各种形式表示反对,其主要说法是一审稿大大落后于当前环境形势,有限的修改无实质意义,例如事关环境根本问题的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损害赔偿等均未涉及。...修法期间,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常纪文2014-04-29

      以前强调的仅仅是污染者担责而忽视了生态破坏者的责任,此次修订则把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责任加以合并,用损害者担责原则予以概括,更为准确、到位。...这是四审稿的一个重大突破,以前的修改稿强调的仅仅是污染者担责而忽视了生态破坏者的责任,而此次修订则把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责任加以合并,用损害者担责原则予以概括,更为准确、到位。二是基础手段有加强。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4-04-08

      提案建议,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补偿等法规制度,推进海洋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保护近海和深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完善陆海统筹联动保护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环保管理体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国务院通知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2011-12-21

      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