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刘振亚认识中的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5-04-08 08:59来源:能源情报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刘振亚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我国在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环境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推动能源“四个革命”的重要指示,为我国能源和电力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突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安全的挑战。全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2013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分别为8915亿吨,2382亿吨和18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开采强度仅能开采113年,53年和55年。同时, 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分布不均衡,能源开发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地区集中,一些资源匮乏国家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供应链脆弱,安全问题突出。2013年,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储产比分别为31年,11.9年和28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费总量达37.5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2%;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8.6%,和31.6%,能源形势尤为严峻。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能源消费仍将持续增长,能源需求压力巨大。

环境污染的挑战。 全球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从1965年的51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158亿吨标准煤,半个世纪就增长了2倍多。大量化石能源在生产,运输,使用的各环节对空气,水质,土壤等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曾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日益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高达6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煤炭的大量开采带来严重生态损害,造成大面积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导致地下水,耕地资源破坏。我国85%的二氧化硫,67%的氮氧化物,70%的烟尘排放来自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 北京夏天50%,冬天70%的细颗粒物(PM2.5)来自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导致雾霾频发,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

气候变化的挑战。 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56.6%和二氧化碳排放的73.8%,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85℃;1983~2012年是北半球自有测温记录1400年以来最暖的30年。 自1750年工业化以来,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经从278ppm增加到400ppm。如不尽快采取实质行动,到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会超过450ppm的警戒值,全球温升将超过4℃,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长期居高不下,2013年达到100亿吨,占世界排放总量的29%。最近,我国与美国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我国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届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能源问题涉及能源政策,能源科技,能源市场,能源环境等诸多方面,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解决好能源问题,关键要树立全球能源观,以全球视野,历史视角,前瞻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能源问题,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统筹能源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根本出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保障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供应。

原标题:刘振亚认识中的全球能源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刘振亚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