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危险废物违法”相关结果3114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2-05-02

      此外,凡是发生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未按环境保护部要求按期完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任务、建成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地级市,一律实施区域限批,并对环保模范城市一票否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独家)2012-01-18

      同时在会上提出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无危险废物资质从事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的、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top 1 肃铅风暴横扫铅蓄电池业3月2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召开的环保专项活动会议中,就已经提出全面彻查铅酸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将铅酸蓄电池企业的整治作为2011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2-19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光伏企业由于项目环评未对切割液及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定性为危险废物,因此,固体废物处置很不规范,甚至普遍存在固体废物无三防措施、无转移联单及台账、无警示标志、未建立应急体系等情况。

      来源:安徽新闻2011-11-10

      据安徽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文有介绍,该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冶炼,属于非法再生铅冶炼企业,未办理工商、环保等手续,未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企业废水、废气直排,危险废物未按要求处置。...安徽省环保厅:发生重大铅污染将暂停环评审批昨天下午,安徽省环保厅紧急召开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向该省四家铅蓄电池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责令违法企业立即停产,同时要求当地政府对企业实施断水断电等强制措施,并将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交由相关部门立案查处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11-08

      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建设项目违法问题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卫生防护距离不落实等问题。除了在生产环节,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在回收利用环节也存在严重污染。...由于蓄电池实际利用率仅达理论计算的35%左右,平均每只蓄电池就有固体废物12kg。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铅酸蓄电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加大了对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

      来源:Solarbe2011-09-16

      二是环境监管和执法不到位,对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处罚和打击不坚决。三是危险废物管理法规制度不落实。...这暴露了我国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能力不足、无经营资质企业大量存在和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屡禁不止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地方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来源:新华网2011-09-05

      通过华夏化工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复印件上看到,这家个人独资企业可对废醋酸渣、醋酸残液和醋酸锰渣综合利用,年经营规模500吨,但它并不具备大量处置四氯化硅的资质和规模。...于是,一些多晶硅企业未经严格审查就有意无意地将四氯化硅交给无资质企业和个人处理,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一些运输公司以省外四氯化硅处理企业名义,与多晶硅企业签订业务合同,而在运输途中将四氯化硅交给个人违法排放

      来源:北京市环保局2011-06-22

      重点检查各单位经营过程中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相关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及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相关要求执行情况。...针对部分单位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未报送区县备案、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检查人员要求尽快整改。下一步,市环保局将继续加强对废铅酸蓄电池处置利用单位的环境监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4-13

      同时,加强对涉重金属危险废物的监管,对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加大对冶炼、回收重金属企业的整治力度。今年河北省环保专项行动还将加强对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监管。...继续加强电力和钢铁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对擅自停运脱硫设施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并追缴排污费、扣减脱硫电价。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3-29

      共查处违反建设项目环保法律法规企业1731家,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企业373家,淘汰生产工艺、设备落后企业337家。...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或达不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危险废物资质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14

      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期间力图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环境问题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没有改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有法不依、违法难究

      2006-02-28

      接举报不办理者将被记过   依据《暂行规定》,环境监察人员在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或者接到环境违法举报,但不及时予以查处的;对于已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与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环境保护许可证的单位

      2005-06-07

      重要河流与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农村地区的群众仍在饮用不合格的水;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工业危险废物、城市垃圾的数量在增加,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噪声扰民相当严重。...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七是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

      来源:《西安晚报》2007-03-16

      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行动、工业园区环境违法专项行动、涉铅和造纸企业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转移专项行动、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专项整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