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池厂商”相关结果210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10

      电池厂商在大容量电芯赛道上竞争加速。“已有大客户订单,市场反响非常热烈。将如期于明年一季度交付。”在海辰储能产品经理张万财看来,储能专用电池向更大容量发展是技术迭代趋势之一。...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储能电池专用产线生产及研发,包括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海辰储能、瑞浦兰钧、楚能新能源、远景动力在内的电池企业均发布了专用储能电池,以抢占发展先机。

      光伏十大“一哥”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2-11-10

      3、电池片——通威太阳能手握硅料“一哥”,通威股份同时具备另一大杀手锏——太阳能电池,操盘者为通威太阳能。2016年,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太阳能电池厂商产能排名中,通威太阳能以3.4gw跃升至第一。

      来源:环球零碳2022-11-04

      根据sne research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5.1 gwh,较2020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其中,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在其中占据了55.7%。...2/ 拆解回收通过提取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锂、铜等获得电池生产原材料,用于新造动力电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7

      但下游电池厂商出于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加大囤货,导致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曾在去年暴涨410%。在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报价一度跃至59.9万元/吨高点后,整个第二季度市场报价一路下滑至24.5万元/吨左右,跌幅近60%。

      来源:电池中国2022-10-24

      无论是比亚迪、蔚来、广汽等车企,还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在内的电池厂商,无不为了获得足够的锂而殚精竭虑。目前中国约有70%的锂矿依赖于海外进口,其中澳大利亚进口比例高达60%。...因此,对中国厂商来说,对锂供应的稳定和安全需求极为紧迫。在此背景下,曾经因资源品位低、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的云母提锂日益受到业内重视,有望成为“救世主”。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0-24

      营收变化的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本报告期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增长。...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齐锂业10月2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在境内射洪、张家港、铜梁的三个基地可提供4.48万吨/年的锂化工产品产能,安居工厂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竣工进入调试阶段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2-10-21

      除了拨款外,拜登还宣布“美国电池制造倡议”,该倡议将允许政府采取全面措施,支持电动汽车、家用到国防用途的电池生产。此举将继续推动通过在美国制造更多电池和关键电池组件来提高美国竞争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多家电池厂商表示,储能电池供不应求,现货已经排期到明年。“主要短缺的是280ah大电芯。”...总体来看,以目前电池企业的供应能力,各大电池厂商未来的产能规划,结合未来五年的市场增速预期,电池供应不会成为掣肘储能行业发展的短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可以说,在当前形势下,车企在上述几个方面必须进行或明或暗的价格调整,以消化电池供应紧张造成的涨价因素。”总体来看,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下,车企与电池厂商合作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式。...上下游协作稳定供应链另据了解,在供应链不稳定、货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车企还纷纷扩大供应商范围并建设电池厂,部分企业透露未来将自主研发动力电池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2-10-19

      同时,为了应对火爆的储能市场需求,280ah大电芯也成为各大电池厂商的布局重点之一。...市场旺盛的需求加剧储能电池供不应求,而受电池供不应求的影响,部分储能企业已暂停接单了。多家电池厂商表示,储能电池供不应求,现货已经排期到明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8

      多家电池厂商表示,储能电池供不应求,现货已经排期到明年。“主要短缺的是280ah大电芯。”...总体来看,以目前电池企业的供应能力,各大电池厂商未来的产能规划,结合未来五年的市场增速预期,电池供应不会成为掣肘储能行业发展的短板。

      国内正极材料上市企业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发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0-17

      天齐锂业表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增长...对此,赣锋锂业表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锂盐产品销量和销售均价同比增长,公司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故公司的经营性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0-17

      天齐锂业表示,公司预计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增长

      液冷储能2025年渗透率将达45% 温控供应链需求拉升!

      来源:高工储能2022-10-17

      在液冷领域具备积累、与主流储能系统集成商、主流电池厂商具备共同研发经验或者具备良好合作基础的厂商包括同飞股份、英维克、高澜股份,松芝股份、申菱环境、科创新源、飞荣达等。...从目前各大厂商提出的方案来看,液冷方案较风冷方案可以实现电池寿命提升20%以上,能耗减少20%以上,电池温差3摄氏度以内。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2-10-14

      在锂资源紧缺的背景下,电池厂商向上游布局矿产渐渐成为趋势,“虎口夺食”等场景不断发生。...此外,正级厂、电池厂高速扩产以满足下游企源源不断的电池订单,为满足产量需求开始争抢囤积原料,恐慌性的抢购给本就离谱的锂价火上添油。

      来源:高工储能2022-10-14

      而瑞浦兰钧、力神电池、海基新能源、楚能新能源新晋电池厂商也在大力加码储能电池。除了电池领域的“专业选手们”加码储能,还有一些下游或相关企业也在储能电池领域加速扩产。

      来源:能见2022-10-13

      整个产业链陷入了“为上游打工”的魔咒,面对持续大涨的锂材料价格,动力电池厂商与整车厂的怨念已无须多言,而锂价高位横盘的背后,也折射出对上游原材料话语权不足的核心问题。...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锂盐厂商同样挣得盆满钵满。

      来源:高工储能2022-10-12

      二是作为新能源体系中最重要的原材料,过于单一的供应会对市场及行业的发展带来隐患,从近年来多家国内锂离子电池厂商和汽车厂商在海外“抢锂”就可见一斑,因此不少企业开始提前布局。...相较于锂电池,钠电池成本优势显著,尤其在锂价高位震荡时,有望加速渗透。此外,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同,可与锂电池共用产线。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2-10-10

      而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液流电池厂商是redflow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基于溴化锌电解液储能系统,而不是五氧化二钒。...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也明确提出了开发电池制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专业知识和工业基地的目标。

      来源:鑫椤锂电2022-10-09

      欧洲市场方面,去年年底,来自塞维利亚的一家电池厂商elevenes公开表示计划建立一座lfp电池超级工厂,首期年产能为8gwh,总规划产能 16gwh,同时该规划亦是欧洲地区第一家lfp电池超级工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