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福岛核事故”相关结果2732

      来源:能源观察2018-09-07

      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也不断攀升;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不会太大。...核电,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我本人支持核电,但是反对在内陆建核电,内陆中国内地人口密集度大,不宜建核电。除此以外,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践行清洁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8-09-06

      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能发展受到冲击,影响世界核能发展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我们正在严肃地反观福岛核事故,并且认真研究了其中的技术和政策问题,包括移动设备、移动应急电源以及严重事故管理等等方面。

      第五例工伤!日本<mark>福岛核事故</mark>善后工作者遭受核辐射死亡

      来源:环球网2018-09-05

      1980年6月起在各地核电站从事辐射管理业务,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参与在核电站内测量辐射量、制定作业计划和进行去污作业事前监测等工作。...据日本共同社9月4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当日发布消息称,认定参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善后工作等的50多岁男性死因属于工伤,因在工作中遭受核辐射致肺癌死亡。

      来源:前瞻网2018-09-04

      近年来的新闻头条往往聚焦于负面新闻,比如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和德国的反应堆关闭,以及几家新电厂的成本激增和延期。然而,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大量的核能正在悄然增加。...自2011年日本福岛(fukushima)核事故后关闭核电站以来,哈萨克斯坦国内一直供应过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9-03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各国纷纷调整了核电政策,并对新建核电厂的核安全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更安全经济的先进核电成为当今世界核电发展的主流技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08-31

      然而,从2009年成立至今,它不仅面临着施工建设上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还经历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美国西屋公司破产、业内外层出不穷的争论和质疑等国际政治、经济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俨然成为中国核电产业在争论、...详细情况日东电公司欲重启其他核电站遭指责《朝日新闻》28日发表社论指责称:除了事故善后问题,还因核污水泄漏而不断出现新问题,东电公司应全力以赴做好福岛核电站的善后工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8-29

      福岛核事故后,又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在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研发的acp1000和acpr1000机型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满足当今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华龙一号技术,目前已在福建福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8-29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各国纷纷调整了核电政策,并对新建核电厂的核安全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更安全经济的先进核电成为当今世界核电发展的主流技术。

      来源:朝鲜日报2018-08-28

      《每日新闻》在社论中指出:东电公司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应对不及时,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泄,而且未采取适当对策,陆续引发了核污水流入大海、储存罐漏水等问题。重启其他核电站之前应先处理好事故善后工作,重获信任。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8-08-27

      然而,从2009年成立至今,它不仅面临着施工建设上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还经历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美国西屋公司破产、业内外层出不穷的争论和质疑等国际政治、经济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俨然成为中国核电产业在争论、...事实上,这一亚洲最大核电站开工至今不仅面临施工建设的诸多难题,还遭遇日本福岛核事故、美国西屋公司破产以及业内外的争论等国际政治、经济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俨然成为中国核电产业在争论、纠结与探索中曲折前行的缩影

      来源:观察者网2018-08-23

      福岛核事故后尚无沸水反应堆重启的核电站,燃料并未使用。...据日本共同社8月22日报道,有关日本全国核电站中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相同的沸水型核电站2012年起相继发现捆住燃料棒的燃料集合体金属外罩存在破损的问题,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在22日的例行会议上公布了统计结果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08-22

      ,积极对外宣传,促使国际社会结束对福岛核事故灾区农林水产品的进口禁令。...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7年多过去了,福岛重建复兴事业仍在推进之中,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而去污和核电站报废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2018-08-21

      特别是针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媒体更多地报道一些应对不力的消息,却很少去介绍现有的事故损害和应对经验总结。...但是发生在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带来的阴霾仍未散去,它仍然给核能行业的发展投下了阴影。在近些年,我国先后发生了超市抢盐、广东鹤山和江苏连云港反对新建核废料处理设施等事件。

      【日本<mark>福岛核事故</mark>后续】第一核电站8000个钢桶出现腐蚀

      来源:央视网2018-08-20

      据东京电力公司介绍,在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之前,第一核电站内排出的废液以及废弃物等被装入钢桶,保管在被称为固体废弃物储藏库的厂房内。...此外还有960个钢桶装有核事故之后报废作业中使用过的防护服焚烧灰,这些钢桶中有156个出现腐蚀。出现腐蚀可能是因为桶内所装的物质含有水分。

      来源:核电周刊2018-08-17

      这一研究第一次清晰而严谨地度量了大型核事故对中国居民对核电项目的感知风险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福岛核事故让我国居民对核电的接受度都下降了;同时,这一研究也给出了人群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核电问题的信息传播和心理层面2012年1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刊载了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毕军、黄蕾等学者关于《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核电站附近居民的核电风险感知的影响》的研究。

      来源:中核信息院2018-08-16

      目前,科学家宣布首次能估算出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释放的富含放射性铯微粒的数量。这项工作在波士顿的goldscht地球化学会议上发表,将对健康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寻租理论的核电安全监管三方博弈分析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8-09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安全监管缺失,引人深思。根据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做出的报告,可以看出核电站曾处于无法保证可抵御地震或海啸的脆弱状态。...核电历史上曾出现三起重大核电事故美国三里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事故的发生,引发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核电公众接受度大幅下降,制约核电产业的发展。因此,核电安全问题是影响核电发展的关键因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8-06

      ap1000项目拖期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设计滞后、主泵等设备研制困难导致的供货延误、福岛核事故后的设计改进等。国家核电副总经理、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曾就ap1000项目延期向记者做出解释。

      来源:工人日报2018-08-03

      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三代核电技术

      来源:共同网2018-08-02

      福岛核事故后,在通常核电站使用钚铀混合氧化物(mox)燃料的钚热发电也停滞不前,能否削减尚是未知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