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强度”相关结果3339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0-07-22

      二是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江冰说,完成这两个目标,除了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来源:中国建材网2010-07-15

      另一方面,中国提出2020年单位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难题是必须实现燃煤火电机组的节能减排和装机容量的同步发展。    ...但是只有二氧化碳排放由于捕捉技术和储存技术不成熟,存在问题,其他几种排放物的控制都可以通过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技术解决,因此未来10年碳排放总量增加将成为制约我国火电机组发展的最主要矛盾。    

      来源:互联网2010-05-27

      碳交易产业链如何构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经表示,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至于碳强度的配额如何分解到地方和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我们目前就要在一些行业进行试点,主要是一些能源行业和高耗能的制造业,我们要从中学习一些经验。”  

      来源:国家电网2010-04-20

      五大支柱支撑承诺兑现   国家电网表示,公司2020年将比2005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亿吨,十年内累计实现碳减排105亿吨,对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贡献度超过20%

      来源:互联网2010-04-19

      发改委官员称2020年光伏发电将超2000万千瓦    按照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5%的目标计算,各种非化学能源发展目标将大幅度提高。

      来源:互联网2010-04-15

      中国于2009年年末公布2020年实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愿承诺目标,新能源行业受到了强烈刺激,并预测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大幅度提速。...王斯成表示,按照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5%的目标计算,各种非化学能源发展目标将大幅度提高。依他计算,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总需求达到46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折合标煤将达到7亿吨。

      来源:新华网2009-12-10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指与gdp相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排放总量这一绝对概念相比,排放强度是相对概念。

      来源:国际电力网2009-12-09

      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以及国务院制定的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这一背景下,没有人敢轻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但到底会增长多少呢,多数人可能缺乏具体的概念。...据介绍,这种技术不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生产过程中也不会排放污染物。事实也表明,非晶硅薄膜在实际环境下的发电量比多晶硅高出10%以上。  

      来源:互联网2009-12-07

      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达到某个碳排放强度目标,既可以选择提高能源效率(通过节能),也可以选择改变能源结构,如投资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这样,政府的投资或补贴政策上就可以有许多的选择,有效的选择需要有效的战略规划,一个有效的清洁能源战略规划在实现中国政府提出降低碳强度目标中举足轻重。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12-01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虽然实现上述行动目标特别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但是中国实现上述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是可能的。   

      来源:互联网2009-10-28

      解振华表示,中国作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承诺,并不是建立在其它国家率先承诺降低排放的基础之上。中国作出减排承诺是对全世界也是对自己负责。   ...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周二在上海透露,备受关注的中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指标,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外界将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布或者稍早的时候,得知这些指标。   

      来源:互联网2009-10-21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发表的讲话,表明中国将降低碳排放强度,即单位经济产出的co2排放量。...从黑到绿,从高碳到低碳以高效、洁净及低碳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已悄然向我们走来。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人类社会多方面、各领域的横断科学技术,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作出贡献。

      来源:中电投2009-03-25

      专家们认为,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业化任务

      来源:中国电力2009-03-11

      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

      来源:中电投2009-03-05

      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

      来源:金融界网站 2008-05-29

      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供应的碳排放强度。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强度是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从而大力推广高效使用能源和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效是中国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基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12-24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

      2005-11-08

      这种合作能够促使各国政府在其发展日程中更多地关注能源问题,并且制定一个更加独立、碳排放强度更低的能源发展战略来支撑各国国家经济发展。   

      来源:新华网2007-06-13

      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必将导致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和碳排放的抑制,这将对中国实现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带来巨大压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