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管理”相关结果820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2-11-11

      要求完善实施碳排放管理政策、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探索碳排放监测核算互证、规范关键核算参数检验行为、加强核查机构评价和管理、强化数据质量检查和执法等任务。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1-10

      (二)统筹碳排放和排污许可管理。将发电、钢铁、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信息登入企业排污许可证,实行年度动态更新,规范企业碳排放行为,增强碳排放管理刚性。(三)完善基准值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2-11-08

      相关参数结合实际作出调整优化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指出,全国碳市场2019~2020年度的建设运行有力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意识和能力水平提高,实测燃煤元素碳含量的机组数量大幅增加,实测机组占比从2019...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2021与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

      来源:人民网2022-11-08

      加快完善碳排放监测、数据管理、核算、核查、报告与评估、碳中和、信息披露、碳排放管理体系等碳达峰急需的基础通用标准,2023年前完成3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二是开展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

      来源:吉林生态环境2022-11-07

      【启示意义】该案为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办理的首起碳排放案件,对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规范碳排放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2年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来源:吉林生态环境2022-11-07

      【启示意义】该案为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办理的首起碳排放案件,对落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规范碳排放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0-31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的公告: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的公告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延迟2021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4

      “2014年成立的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明确提出了标准建设的目标、规划与重点方向。...、监管等为一体的碳排放技术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1

      李永亮透露,碳排放管理员能力建设的基础文件——《碳排放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在抓紧修改完善,与之同步开发的碳排放管理员系列教材编写工作也接近完成,即将同期出版发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2014年成立的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明确提出了标准建设的目标、规划与重点方向。...、监管等为一体的碳排放技术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李永亮透露,碳排放管理员能力建设的基础文件——《碳排放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在抓紧修改完善,与之同步开发的碳排放管理员系列教材编写工作也接近完成,即将同期出版发行。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0-19

      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表示,伊利是行业内第一家通过《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认证的企业,标志着伊利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碳资产管理体系、碳交易管理体系、碳中和管理体系,为2050年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10-18

      省级政府作为我国“双碳”目标的责任主体,也使用碳排放因子对电力相关的碳排放进行统计与核算,其推进碳排放管理主要体现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自评估、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等层面。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10-17

      第三条市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规划组织设立年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严格碳排放管理,确定碳排放单位的减排义务、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2-10-14

      根据《关于开展本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和要求,明确建立碳排放核查制度,由第三方机构对纳入配额管理单位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并向主管机构提交核查报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3

      “当前,国际通行的标准规则是从生产侧开展碳排放核算,并没有涉及碳排放责任的厘订,导致碳排放管理出现了生产有责、消费无责的现象。...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生产侧和消费侧共同发力,如果只考虑生产侧碳排放责任,无法调动消费侧减排的积极性。建议推进并强化国际社会关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共担的认识,探索构建碳排放责任共担的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3

      “当前,国际通行的标准规则是从生产侧开展碳排放核算,并没有涉及碳排放责任的厘订,导致碳排放管理出现了生产有责、消费无责的现象。...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生产侧和消费侧共同发力,如果只考虑生产侧碳排放责任,无法调动消费侧减排的积极性。建议推进并强化国际社会关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共担的认识,探索构建碳排放责任共担的标准体系。”

      来源:华电集团2022-10-13

      中国华电闻令而动,把助力“双碳”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顶层设计,成立碳资产运营公司,在央企中首家发布中英双语《“十三五”碳排放白皮书》,专项披露“双碳”信息。...2021年,中国华电率先提前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105家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完成全国首笔ccer抵销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1

      “当前,国际通行的标准规则是从生产侧开展碳排放核算,并没有涉及碳排放责任的厘订,导致碳排放管理出现了生产有责、消费无责的现象。...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生产侧和消费侧共同发力,如果只考虑生产侧碳排放责任,无法调动消费侧减排的积极性。建议推进并强化国际社会关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共担的认识,探索构建碳排放责任共担的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0

      “当前,国际通行的标准规则是从生产侧开展碳排放核算,并没有涉及碳排放责任的厘订,导致碳排放管理出现了生产有责、消费无责的现象。...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生产侧和消费侧共同发力,如果只考虑生产侧碳排放责任,无法调动消费侧减排的积极性。建议推进并强化国际社会关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共担的认识,探索构建碳排放责任共担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