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科学家”相关结果128

      来源:返朴2020-02-20

      中国科学家对雾霾的研究早在此前十多年就开始了。尤其是在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于雾霾成因方面的研究频频发表在国际顶级科技期刊上。...2014年初,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物理所研究员张仁健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北京地区pm2.5的“贡献”率不足4%的结论引发了机动车对雾霾贡献率之争。

      来源:cnBeta2020-02-20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替代方案,即以太阳为动力的扑翼 。由中国科学家团队创建的“柔性生物蝴蝶翅膀”(fbbw)由薄的聚合物片材制成,并在其顶部涂有纳米晶体金属膜。...科学家最近在《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该研究的论文。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2-18

      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课题组成功实现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的突破。...《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2019年第7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这一研究。

      来源:新华社2020-01-14

      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开宁研究员领导的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团队新近研发出一种蓝藻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

      来源:前瞻网2020-01-07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由植物废料制成的煤炭可以帮助到2030年减少7.3亿吨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生物煤也可以通过取代谷物制成的生物燃料来帮助改善粮食供应。

      来源:齐鲁网2019-11-18

      2017年12月28日,这条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光伏路面正式通车。它的设计寿命、力学参数、路用性能等指标远超其他国家,成为全球第一条真正的光伏“高速”公路。...试想所有的公路都换成光伏路面,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然而,发电并不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核工业2019-09-29

      中国科学家在east建设过程中自主发展出65项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创造多个国内乃至国际第一,并形成一系列技术生长点。这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还为国内外聚变研究搭建起一个重要研究平台。...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也是迄今我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计划,其成员方包括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7-18

      夏若曦说,有机光伏是正处于迅速发展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出诸多由中国科学家引领的重要技术突破,如能进一步提升效率,改进大面积模组器件的制备工艺,并提升寿命和稳定性,有机光伏将很有可能在10年内于中国首先实现商业化

      来源:氢云链2019-07-17

      (来源:微信公众号“氢云链”)国际团队由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的中国科学家及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合作伙伴组成。结果将于7月15日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近日,中国和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研究已经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了一个理论模型来预测金属中氢纳米气泡的性质。

      来源:科学网2019-07-16

      夏若曦说,有机光伏是正处于迅速发展中的研究热点,而且近年来涌现出诸多由中国科学家引领的重要的技术突破,如能进一步提升效率,改进大面积模组器件的制备工艺,并提升寿命和稳定性,有机光伏将很有可能在十年内于中国首先实现商业化

      来源:三峡集团2019-07-12

      只有中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才掌握三峡大坝的真实性态三峡工程是中国人建设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范夏夏说,“三峡工程,或者说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国水电工程代表了世界水电行业的最高水平,从这个意义来讲,只有中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才真正掌握三峡大坝的真实性态。

      来源:微晶科技2019-07-01

      为什么中国要坚持这项庞大工程的建造?这是因为太空电站如果完全投入运行,则能向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缓解国内的资源紧张局面。尽管项目设想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很多具体问题的探索了。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镍锂电池正极材料容量?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9-03-11

      《anionicredox reaction-induced high-capacity and low-strain cathode with suppressedphase transition》中国科学家就为我们展示了

      来源:新华网2019-02-14

      中国企业研发出颠覆性创新产品,中国科学家正研发新药以帮助贫困人口应对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中国还积极与非洲国家分享发展经验,支持这些国家在卫生防疫、加速农业转型等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齐鲁网2018-09-17

      2017年12月28日,这条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光伏路面正式通车。它的设计寿命、力学参数、路用性能等指标远超其他国家,成为全球第一条真正的光伏“高速”公路。...试想所有的公路都换成光伏路面,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然而,发电并不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9-17

      欧盟委员会能源研究主席patrick child为中国科学家吴宜灿颁奖,以表彰其在核能中子物理前沿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吴宜灿研究员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学者,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来源:中国核网2018-05-27

      国科学家于1978年参加第3委员会,1986年参加主委员会。现在主委员会和4个执行委员会都有中国科学家参加。iaeaiaea是世界各国原子能领域开展科学和技术合作的政府间机构,成立于1957年。

      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究竟有多大?

      来源:《中国核电》2018-05-25

      国科学家于1978年参加第3委员会,1986年参加主委员会。现在主委员会和4个执行委员会都有中国科学家参加。...要求成员国政府委任1名科学家(包括相应的候补者及其顾问)作为国家代表。

      我国新电池储存太阳能风力发电 再生能源储能系统

      来源:太平洋财富网2018-05-10

      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用于储存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能设施产生的电力的铅碳电池。在中国东北辽宁省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行了一个包含电池的储能系统的试验。该研究所有46个路灯和太阳能供电的景观灯。...科学家们表示,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使得电力难以管理。电池可以确保稳定的电力输出,并有助于促进清洁能源从辅助发电到主导发电能源的使用。在试点中,电池显示100%的充电率和安全性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8-05-03

      编者按:本文摘自赵忆宁著《大国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作者深入第一线调研采访大飞机、高铁、特高压、港珠澳大桥这四项中国超级工程,倾听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企业管理者、工人讲述中国重大工程如何实现自主创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