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相关结果1055
      精控能源: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实现从BMS到高集成度储能系统服务商的跨越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18

      2015年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之时,为了突破国内动力电池bms技术瓶颈,创始...目前很多企业正在上下游跨界,拟通过全产业链布局、追求控制原料成本,但也有企业坚守本心处之泰然,前提是选对“自身定位”足够准确,这才是企业能够长久立足的关键。

      来源:人民日报2024-04-15

      在安徽合肥,“三电”(电池、电驱、电控)、“三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领域均有布局,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2023年产业集群实现营收近3000亿元。...而在长三角“造车版图”中,更有高效协同的“4小时产业圈”——上海提供芯片、软件,江苏提供动力电池,浙江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一辆汽车所需配套零部件,4小时车程内可全部解决。

      ESIE 2024 | 远航锦锂324Ah大容量“车储一体”电芯强力吸睛,角力动储双赛道

      来源:远航锦锂2024-04-13

      4月13日,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4)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 开创能源转型新格局”为主题,汇聚了储能全产业链的各大企业伙伴。...为顺应市场需求,当前动力电池的性能不断演进迭代,在材料、结构等方面极致创新的发展水平下,对电池安全、降本的要求更为严苛,远航锦锂通过对安全、寿命、能效、容量、成本的多维度智能制造升级,与国电投融和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出兼具高安全

      来源:新华网2024-04-09

      动力电池是江苏省常州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竞争力最强的一环。常州市政府提供的信息显示,如果把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为32个主要环节,常州聚集了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程度接近97%。...这一优势体现在新能源产业上,就是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的汽车产业集群布局。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07

      得益于锂电全产业链技术、产业结构不断创新、产能不断释放,以宁德时代、弗迪电池、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远景动力、瑞浦兰钧、中创新航等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军团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连续7年位列全球第一

      两会热词 | “新三样”出口亮眼,威睿海外布局显成效

      来源:威睿2024-03-06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领跑者,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全产业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以威睿为代表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在三电、储能产品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和技术积累。...成立于2013年的威睿,在吉利控股集团的支持下,深耕三电领域核心技术,实现了“软件+硬件”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不仅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电驱、充电、储能等方面实现全域自研自产,且不同产品均在各自领域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5

      如电芯制造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生产的技术壁垒和规模效应出现,并溢出到储能电芯环节。...日趋严重的储能行业内卷和产能过剩,推动储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纷纷向上、向下延伸产业布局,力图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自己能掌控的产业发展生态。

      来源:中国建筑2024-03-04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0gwh动力电池的产能,有望带动正极材料、硅碳负极、锂电设备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产业落户广州,将有力补足广州动力电池产业短板,助力广州形成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构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万亿级全产业链集群

      开局2024:动力电池市场“开门红” 3月企业排产强势增长

      来源:高工锂电2024-02-22

      电池出货或再迎新高自去年以来,经过扩产节奏、库存水平、采购策略等全方位的调整,锂电产业全产业链已逐渐恢复健康水平,尤其是行业已扭转仅仅关注“量”级的产能扩张,转变到了对电芯产品的提质增效。...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车市的市场周期规律来看,从1月到12月,基本维持着全新线性增长的态势,开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决定了动力电池产业链全年增长的起点,也寄托了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市场信心,以及全年出货的预期展望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19

      坚持“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加快宁德时代后续生产线建设,建成贵阳弗迪动力电池二期等项目,大力发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产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取得新成效,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19

      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完善废钢铁、废铜铝、废旧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抓好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深化近零碳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支持烟台建设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18

      依托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础,启动“电动贵州”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等项目取得新进展。...推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大力发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产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

      来源:能建时代新能源2024-02-06

      中国能建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全产业链、一体化、综合性优势突出,双方业务方向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广阔。...他表示,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是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与中国能建产业互补性强、优势协同性好,双方依托新型储能联盟、“三新”联盟以及能建时代储能研究院等平台机构优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18省/市/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电力能源重点——政府工作报告盘点I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01

      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完善废钢铁、废铜铝、废旧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抓好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深化近零碳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支持烟台建设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区。

      来源:荆门市人民政府2024-01-30

      、沿浦座椅骨架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电机电控核心零部件企业;推动补齐通航制造业短板,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支持荆楚理工学院药物合成与优化、亿纬动力储能与动力电池、格林美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中航特飞所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中国石化在荆设立特种油品研发中心,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1-29

      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完善废钢铁、废铜铝、废旧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抓好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深化近零碳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支持烟台建设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区。

      动力LFP电芯将进入“0.3元/Wh时代”?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1-24

      整车方面,中国市场上自2023年开年打响“价格战”,车企去库存背景下减缓了对动力电池的采购,成为引发全产业链价格共振的“导火索”。...锂电产业链各环节2023年产能利用率均不及2022年,大部分企业主动降低产能利用率以减少开支,动力电池平均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2023年的不足65%。

      来源:江苏省委员会办公厅2024-01-22

      一是新型储能相关政策零散体现在以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可再生和新能源扶持办法、节能低碳实施意见等不同部门和条线的举措中,缺少聚焦新型储能,尤其是固定式电力储能全产业链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

      首个!最大!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版图逐渐清晰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1-18

      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神州第一站——江苏如皋加氢站、国家能源集团第一个综合能源站——河北万全油氢电综合能源站、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固定式加氢科研示范站——内蒙古蒙西重载铁路加氢站以及全国最大的氢能全产业链创新生态项目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1-10

      通过项目投资、资源共享、投资办厂、知识产权入股、建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投资合作形式,与国内外光电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推进光电全产业链建设布局。...推动我省卫星及其产业生态发展,推动长春新型显示材料、动力电池等一批项目建设,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进程,加强光电信息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认定,扶持企业做优做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