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城市碳排放”相关结果583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6-17

      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过去5年,欧盟通过了一揽子有关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新一届欧洲议会诞生后,对绿色转型持怀疑态度的极右翼政党,有可能削弱这些政策的影响力。...意大利太阳能行业协会指出,尽管意大利有大面积指定农田,但由于土壤质量差、缺乏灌溉、土地所有权分散、劳动力短缺、城市土地所有者对投资农业缺乏兴趣,近1/4土地处于休耕状态。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7

      紧抓“两区”、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中德产业园建设契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为实现碳达峰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不含航空)消费比重达到1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9%,2025年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280万吨以内。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17

      “这些项目在迎峰度夏前已全部建成,主要分布在城市负荷密集区和粤东西北的电网薄弱地区,累计增加供电能力超218万千瓦,相当于新增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负荷供给,提升送电到户‘最后一公里’的可靠性。”...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6月1日,中国华电青岛燃机工程6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一次成功,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工程每年可降低约60%的碳排放

      《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4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动美丽南京高质量发展,打造“低碳创新策源城市、低碳产业引领城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走在前列,确保如期实现全市碳达峰目标

      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到50%左右

      来源: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3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动美丽南京高质量发展,打造“低碳创新策源城市、低碳产业引领城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走在前列,确保如期实现全市碳达峰目标

      来源: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2024-06-13

      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能耗与碳排放实时监测、碳排放核算评估、大型交通枢纽(近)零排放等低碳技术研发,研发交通污染与降碳协同治理、载运工具污染排放净化控制等技术,推动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为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和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进一步贯彻落实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2024-06-13

      聚焦温泉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城市休闲等主题,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保健康养等绿色旅游文化产业,打造全国领先、农文医旅融合的田园康养综合体,推动文旅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跨越式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两山论”在全市推广,力争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

      《温州市居民生活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6-13

      积极融合多元媒介,利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系列高质量、互动型、数字化的绿色低碳专题展览展示。到2025年,全市低碳理念普及程度达80%以上。...综合考虑居民生活领域全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要素,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以创建绿色低碳城乡优化能源利用,以扩大绿色供给促进绿色消费,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减少能源消耗。坚持高效协同推进。

      来源:厦门市生态环境局2024-06-13

      鼓励对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充电给予积极支持。根据中央部署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政策,衔接国家将vocs纳入征收范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2024-06-12

      (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阳泉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成一批特色低碳环保产业基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

      来源: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4-06-12

      推动成都市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降低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2024-06-12

      加强上海市闵行区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的运行维护,启动140幢大型既有公共建筑分项计量安装工作,对分项计量联网申请实施监管。...推进交通装备低碳升级,推进城市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加快船舶岸电和充电桩建设。配合完成沪苏湖铁路项目年内建成通车。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完善垃圾源头分类长效机制,推进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

      来源:成都市住建局2024-06-12

      推进建筑用能与能源供应、输配响应互动,以城市新区、功能园区及公共建筑群为对象...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6月1日推动成都市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降低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来源:国务院2024-06-11

      二、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行动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鼓励各地结合道路货运行业发展特点、区域产业环境和新能源供应能力,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

      来源:交通运输部2024-06-07

      二、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行动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船舶运力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新能源公交车辆推广应用持续推进;重点区域老旧机车基本淘汰,实现新能源机车规模化替代应用;邮件快件智能安检设备广泛推广使用,寄递领域安检能力大幅提升;北斗终端应用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2024-06-07

      加强上海市闵行区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的运行维护,启动140幢大型既有公共建筑分项计量安装工作,对分项计量联网申请实施监管。...推进交通装备低碳升级,推进城市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加快船舶岸电和充电桩建设。配合完成沪苏湖铁路项目年内建成通车。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完善垃圾源头分类长效机制,推进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

      来源:金华市生态环境局2024-06-07

      到2027年,推动碳市场纳入行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5%以上,带动企业碳排放配额资产增值。配合推进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设,推动产业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到2024年,完成自动站智能化改造1个;到2027年,建成1个人工智能环境监测实验室,完成1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16个城市空气监测站智能运维改造、设备更新;完成25台(套)生态环境执法装备更新

      国家电投过去5年清洁能源发电13678.77亿千瓦时

      来源:国家电投2024-06-06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环境保护的路上国家电投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守护着绿水青山用实际行动呵护着美丽中国清洁发电有实效过去5年时间里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发电13678.7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89.09...实施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改造,与南昌市政府共同研究推动落地江西省首个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项目,改变以填埋为主的城市生活污泥处置方式,通过将干化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泥与燃煤均匀掺混后焚烧处理,每年无害化处置污泥量达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04

      2023年8月,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每年可生产2万吨绿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8.5万吨。...从汽车到船舶,从工厂到家庭,氢能出现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不少大型城市开始兴建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氢能源技术与产业得到大规模推广。中国作为氢能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有力推动氢能发展。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6-04

      到2027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各地级城市力争达标;到2035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6.建设美丽河湖。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到203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低于3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