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有机液态储氢”相关结果4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2021-11-03

      他介绍,当前的储运技术较多,包括压缩和液化两种物理储氢,以及合金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和含氢燃料重整等化学储氢,这些储氢方式在储氢密度、排放特性、安全性、补给保障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排放要求和应用周边燃料补给保障条件决定选用何种氢源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8-20

      这将是全国首个有机液态储氢及氢储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建成国内领先、西部首创的氢能研发利用绿色生态实验基地。

      全国首个<mark>有机</mark><mark>液态储氢</mark>及氢储能研究综合性实验室启动 国内外氢储能进展如何?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8-17

      这将是全国首个有机液态储氢及氢储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建成国内领先、西部首创的氢能研发利用绿色生态实验基地。...,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10000kg,可同时满足20座500kg

      来源:御氢科技2021-08-16

      这将是全国首个有机液态储氢及氢储能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建成国内领先、西部首创的氢能研发利用绿色生态实验基地。...陕西御氢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军在致辞时说,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氢能核心技术研发转化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坚持以氢能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为主,依托雄厚的技术背景和综合实力,潜心致力于氢能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液态储氢放氢系列技术

      氢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展望

      来源: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6-11

      综合表 2 及当前行业情况分析,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应用最多,但并非最佳方案。有机液态储氢凭借其安全性、便利性及高密度的特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2021-05-12

      同时,开展有机液态储氢示范工程,引入企业开展工业微电网储能供能示范,开展固态储氢研究。持续推进氢能示范项目凉山州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是全省布局的首批示范之一。...据悉,凉山州是风电和光伏可再生能源基地,具有布局氢能产业的绝对优势,而凉山州也将利用这一优势,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产业链条,将凉山州建设成为国家级氢能经济示范区。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2021-05-06

      同时,开展有机液态储氢示范工程,引入企业开展工业微电网储能供能示范,开展固态储氢研究。持续推进氢能示范项目凉山州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是全省布局的首批示范之一。...据悉,凉山州是风电和光伏可再生能源基地,具有布局氢能产业的绝对优势,而凉山州也将利用这一优势,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全产业链条,将凉山州建设成为国家级氢能经济示范区。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1-01-20

      相对于低温液态储氢的高能耗(25%左右)、易蒸发(0.5-1%/天),有机液态储氢具有性能稳定、简单安全以及可充分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反应温度较高、脱氢效率较低、催化剂易毒化等问题。

      来源:嘉寓集团2020-12-28

      嘉寓阜新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氢能项目将依托阜新丰富的风光资源,在开发建设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开发有机液态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原材料生产等全产业链业务。

      资本与企业视角下的<mark>储氢</mark>技术发展机会与挑战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31

      在trendbank势银主办的《储氢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深度探讨》网络研讨会上,trendbank分析师余芬介绍,目前主要储氢的方式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金属固态储氢等几大类。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0-07-14

      资料显示,中国五环与氢阳能源于2017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围绕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技术开展了诸多工作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全球首套年产1000吨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试验装置和加氢/脱氢催化剂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完成一座加氢站有多难?加氢站的建成与运营急需战略推进

      来源:盖世汽车2020-07-01

      目前,储运氢技术主要有高压储氢、液体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等。高压气态储氢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技术。其储存方式是采用高压将氢气压缩到一个耐高压的容器里。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0-06-15

      相对于低温液态储氢的高能耗(25%左右)、易蒸发(0.5-1%/天),有机液态储氢具有性能稳定、简单安全以及可充分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反应温度较高、脱氢效率较低、催化剂易毒化等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3-11

      建议开展分布式制氢,液氢、氢气管道、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及装备试点示范,探索长距离、大规模氢气输送技术路径。

      加氢站供氢模式的选择及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广州化工2020-03-09

      公路运输则需要考虑储氢技术和运输安全所带来的成本。氢气储存方式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不同储氢方式的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2-25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丁文江院士以及邹建新教授团队共同布局固态镁基材料储氢的运输方式。有机液态储氢方面,衣宝廉表示:“我推荐有机化合物储氢,因为它可以把现在柴油和汽油的运输装备用起来。

      来源:拉瓦锡17872019-12-13

      相对于低温液态储氢的高能耗(25%左右)、易蒸发(0.5-1%/天),有机液态储氢具有性能稳定、简单安全以及可充分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反应温度较高、脱氢效率较低、催化剂易毒化等问题。

      来源:能链2019-08-01

      探索发展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及合金固态储氢等材料、技术和设备,以及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三、氢源供给及存储设备重点发展水电解制氢、热化学制氢等制氢设备及氢气提纯设备,70兆帕车载储氢、加氢设备,以及高精度流量计、氢气检测系统、高性能传感器、制氢加氢一体机等关键零部件及设备。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19

      液态储氢方面,低温液氢在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有机液态储氢和液氨储运氢正处于研发示范阶段。固态储氢方面,成熟材料体系正在示范应用中,新材料体系研发在继续。

      有关氢气储存的五个问题 看完这篇就够了!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08

      上述储氢技术中有些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目前较为成熟及前景较好的储氢技术,一共四种: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有机液态储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