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平衡”相关结果268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mark>电力系统</mark>建设

      来源:华为2024-09-26

      但新能源快速消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使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构网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已经成为各国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的技术高地。

      来源:国网江苏电力2024-09-20

      大量分布式光伏并网,给电力系统平衡带来困难。苏州供电公司持续优化配电网结构,加快构建智慧化调度系统,保障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消纳需求。...“能量管理系统就好比是微电网的‘智慧大脑’,在大电网供电能力不足时,就能通过优化使用和分配内部各类资源,动态互济,实现厂区内部的用电平衡和经济运行,从而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13

      西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处长张小东介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将逐步从装机主体转变为电量主体,电力系统平衡概率化特性将进一步增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8-09

      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主、配网的消纳压力持续增大,电力系统平衡面临巨大挑战。...当前,高比例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新型电力负荷的大量涌入,不断改变电力系统运行边界与运营模式,持续挑战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安全保供和供需平衡难度持续增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需求愈发显著。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09

      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更加凸显,给电力保供和电力系统平衡带来挑战。新型储能作为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可灵活响应电网需求、发挥削峰填谷作用。

      来源:电联新媒2024-08-08

      其次,在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保障电力系统平衡面临巨大挑战,在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完成新能源全额消纳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形势逼人,新能源全面入市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813号),提出加快放开各类电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来源:国网甘肃电力2024-07-31

      潘跃龙指出,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以来,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资源余缺互济和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希望参与评估的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为深化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7-31

      ,着力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聚焦主责主业,国网综能服务集团紧密围绕服务电网安全保供、“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实施集团化管控模式,在加快推进电网节能、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多能互补协同供应、新型储能等核心业务发展的基础上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07-29

      电力系统面临保供应、促消纳双重挑战在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保障电力系统平衡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随着传统火电装机规模的逐步降低,保障电力供应充裕性和灵活性的能力越来越稀缺,维持电网电力平衡的挑战越来越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7-24

      我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2.9亿千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总容量的79%,新能源已完全成为发电增量主体;新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首次超过15%,达到15.6%,进入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的高比例新能源阶段;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持续提升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7-23

      “各地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持续提升以及电力市场的建设,对促进新能源‘多发满发’都起到重要作用。”...市场助推发展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单,是政策、技术、市场、产业链以及系统等全方位支撑的结果。

      宋洁: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迎来高峰 但其发展仍受部分关键问题掣肘

      来源:《亮报》2024-06-28

      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储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宋洁 氢储能具有宽范围灵活可调、规模化长周期存储优势,是日—周—季时间尺度长时储能技术,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方面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6-24

      可以说,极端气象极大加剧了外部环境变化对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的影响,由以往的主要影响负荷侧、部分影响电网侧发展为对源、网、荷三侧产生深度影响,...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带来新的故障形态和稳定特性,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机理深刻变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极大压力。

      来源:中国华电2024-06-17

      ,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能力,促进新能源高水平消纳。...下一步,该项目将锚定建设目标,加快建设进度,全力将配套电源项目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标杆示范。

      来源:电联新媒2024-06-11

      即便是在送受两端价格发生倒挂时(送端供应紧张程度高于受端),仍然会坚持按照原有的中长期合同(或政府授权合约)由“高价区”向“低价区”送电,省间交易送电量没有根据送、受端市场价格进行实时灵活调整,加大了送受两端电力系统平衡压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5-24

      以“数”为轴,云边融合,有力保障了电力系统平衡稳定和新能源的安全高效消纳。...新能源信息上“云”后,“风光”变得可观可测可控,为保障电力系统平衡稳定和更好地消纳新能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电联新媒2024-05-10

      往往目录电价中的峰谷价格水平难以实质性地影响用户用电特性,更难以实现负荷对电力系统平衡的促进效果,甚至起到反调峰的效果。...电力系统规划亟需因“市”而变,适应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以市场化思维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环境发生了哪些“变”?

      《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3》发布

      来源:中国电力2024-05-06

      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持续提升,保障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通过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提高抽水蓄能利用水平、提升新型储能调度利用水平等方面,持续提升系统平衡调节能力,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和系统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01

      而在可调可控方面,基于分布式光伏的处理特性,考虑电力系统平衡和备用的相关需求,包括常规电源、抽蓄储能的运行约束,将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新能源协同纳入电力系统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 冷俊 加强统筹规划 促进分布式光伏可持续友好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5

      分布式光伏随机性强、波动性强,规模化接入后电力系统平衡难度加大,加之后台接口隐患、入网检测薄弱,安全风险增加。发展分布式光伏,应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开发模式及配套市场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等的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迅猛发展,已成为推进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