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19
与英、美、澳产业主导不同,我国锂硫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仍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导: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的能量型锂硫电池比能量从520wh/kg、570wh/kg逐步提升到609wh/kg,刷新了二次电池比能量在同领域的领先位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2-12
氢燃料电池比能量高达0.5~1.0wh/kg,且燃料氢和电堆是分开的,因此即使电池的膜破损,只要将氢切断,就不会产生燃烧和爆炸。...衣宝廉:氢气的密度最低,所以它的体积比能量最小,导致氢的储运是发展氢能的最大难题。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1-03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船舶电动化的建议》的答复,科技部表示从2011年到2018年,动力电池比能量从100瓦时/公斤提升到300瓦时/公斤,中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
来源:NE时代2019-10-22
论坛一,oem、动力电池企业、知名高校、实验室、检测机构,在动力电池比能量层次不断提升下,讨论高镍电池热失控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论坛二则是关于不同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及现状的解析。
来源:新华网2019-10-11
欧阳明高介绍,衡量锂离子电池有比能量、寿命、安全以及成本等重要指标。随着电池技术研发的深入,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比能量在逐年提升,成本在逐年下降。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9-10-11
他指出,我国动力电池比能量不断提升,目前虽已达到250wh/kg,与汽油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动力电池比能量的提高不可急速、不必过度,比能量低的电池也可能做出好车。
来源:DearAuto2019-09-27
而比能量与安全性是相互矛盾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高比能量的电池肯定是更不安全的,因为电化学特性决定了它更活跃,发生事故的温度点也会变得更低。...据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表示,续航里程的增长意味着电池‘比能量(指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的提高。
来源:电池中国2019-09-03
现在,磷酸铁锂单体电池比能量已提升至180wh/kg,电池包比能量已超过150wh/kg,其功率型电池的性能完全能满足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需求。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确实提升不少。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9-08-06
在缪文泉看来,提高动力电池比能量的技术途径有很多:一是工艺进步,但如今电池工艺设计已相对成熟,提高电池比能量的空间不大;二是材料性能的提升,受制于自身物化性能,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1
从电池比能量来看,根据法拉第定律,由于电池电极通过的电量与活性物质的质量成正比,所以极片滚压直接影响极片活性物质的压实密度和电池比能量。
来源:电池联盟2019-07-31
来源:中汽协2019-06-06
整车方面,车型种类不断丰富,动力性、经济型、舒适性不断提高,达到3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型不断增多,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应用需求;电池方面,动力电池比能量和循环寿命提高,先进热管理等技术应用为整车性能提升创造了条件
来源:锂电前沿2019-04-24
优化正负极浆料的配方,增加活性物质在电极中占比;(4)采用更薄的铜箔、铝箔,减少集流体的所占的比例;(4)提高正负极的涂布量,增加活性物质在电极中占比;(5)控制电解液的数量,减少电解液的数量提高锂离子电池比能量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19-01-28
安全性问题伴随电池比能量提高而变得愈加严重,但不应该由此否定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和发展趋势。提高安全可能需要付出大量成本、且不会产生经济效...从2012年的时候我们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150瓦时/公斤,到2015年的180瓦时/公斤,2018年的是260瓦时/公斤,从120到150的30瓦时/公斤提升用了3年时间,从180到260大概80瓦时/
来源:粉体圈2019-01-23
氟和锂结合组成电化学可逆电池,电势最高达到5.93v,电池比能量最高,同时锂和氟两元素的半径极小,适合作锂电池的电极材料。此外,六氟磷酸根的缔合能力较差,因此其电解液的电导率较大,高于一般无机锂盐。
来源:汽车之家2019-01-21
锂空气电池的优点在于比能量高(比能量,简单地理解就是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参与反应时放出电能的大小),理论上接近了汽油。虽然锂空气电池比能量高,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反应可逆性差,需要催化剂。
来源:盖世汽车2019-01-21
锂电池副反应的安全性隐患是其电化学体系所决定的,并伴随电池比能量提高而变得愈加严重,即便再出色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
来源:汽车纵横杂志社2019-01-18
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制定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每公斤500瓦时的目标,日本计划在2020年单体电池比能量达到每公斤500瓦时,并加快下一代新型动力电池研发,欧洲计划2030年本土生产的动力电池占全球30%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1-16
近期消息显示,在动力电池比能量方面,国轩高科与众泰汽车联合开发的中高端乘用车续航里程超过350km以上,该车从三元622正极材料到三元622电池均由国轩高科研发制造,电芯成组后pack能量密度预计超过140wh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9-01-14
安全性成最大挑战“现在的动力电池在材料上如果没有明显的技术突破,比能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很难再有进一步的突破。与此同时,在安全性方面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产业化动力电池层面,我国就续航里程、单体电池比能量、循环寿命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到2020年要实现电动车充电一次走400km,“从指标数据来看,要实现这些指标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王子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