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9-06
同时,上海电力建设咨询公司还牵头编制了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碳排放核算技术导则。...该技术导则目前已列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企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将为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碳排放管理和进一步碳减排提供依据,实现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碳排放量的准确计算和绿色建造的定量化评价。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07-21
原文如下:吉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减少碳排放,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九条【专项规划】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省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导则。
来源: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3-06-16
要求有明确的规划用地范围,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技术创新等创建内容。...(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申报条件:根据《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及《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dbj33/t1105-2022),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03-30
推进废旧物资绿色处置,建设12个废旧物资绿色拆解再利用中心;推进绿色物流发展,探索发展绿色服务,打造行业级供应链“一平台两库”(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大数据库、高端智库),延伸连接链上企业、机构和政府平台,拓展碳排放核算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3-02-22
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应在节能报告中核算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指标,提出降碳措施,分析项目碳排放情况对所在地完成降碳目标任务的影响;(七)其他应审查的内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8-09
》,提出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要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开展不同行业、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7-27
碳排放评价因子除包括二氧化碳外,还应重点考虑甲烷,甲烷的排放量核算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相关要求执行。
来源:广东省住建厅2022-06-27
》(gb/t 51366-2019)或广东省《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核算碳排放。...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中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借鉴岭南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的,可优先纳入试点范围;(4)可展示项目整体及各项技术、系统或设备的成本分析材料;(5)试点项目应按照《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6-15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20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市“十三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任务为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较2015年下降2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核算与监管,以满足相应碳排放标准要求。...如今年1月,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文要求,在不同阶段均需强制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并提交碳排放计算书;去年12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建筑建造、运行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2-03-31
发布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等多项地方标准,核发水泥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三)扎实推进“双碳”工作碳排放强度继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好水平。开展碳达峰评估,编制完成碳中和行动纲要。推动编制“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专项规划。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08
该导则约定碳排放核算的最大足迹范围为营造人员正常生活与活动的具体建筑所造成的相关活动。结合建筑碳排放源分析,列出建筑碳排放清单如下:导则全文如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05
电力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重点单位温室气体监测及报告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电力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重点单位温室气体监测及报告的原则、监测及报告边界与排放源、监测及报告内容、数据质量管理要求等。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0-28
(见附件2),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开展不同行业、区域尺度上碳排放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碳排放现状核算方法研究、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碳排放源识别与监控方法、低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方法等方面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28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0-14
按照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理思路,修订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名录和相关技术导则,将碳排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以电力、钢铁等高排放行业为重点开展排放源监测。在现有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二氧化碳集中排放监测,并与碳排放核算结果进行比对。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23
hj 13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征求意见稿)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