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燃料”相关结果129

      来源:兴安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11-27

      制氢永水源为察尔森水库(地表水),用氢场景为配套的56.18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该项目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大的绿色甲醇项目,所产绿色甲醇主要用于海运业的零燃料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0-31

      综上,氨作为零燃料和氢能的高效载体,可经由绿电、绿氢产生绿氨,生产过程实现零碳排放;液氨体积能量密度高、大规模存储和运输技术成熟、规章制度健全及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有效解决氢能储运难题;作为燃料,辛烷值较高

      来源:《风能》2023-10-27

      像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钢铁、水泥的生产,高温加工的流程可能还无法全面实现电气化,但可以使用基于绿电的一些非燃料。在绿电应用方面,我们可以发展制氢。

      来源:中集安瑞科2023-10-10

      氨作为高效储氢介质,具有高能量密度、易液化储运、安全性高和无碳排放等优势,既可以与氢能融合,大幅降低氢能储运成本,也可以作为直接或者间接的无燃料应用,是实现零燃料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

      来源:济南市市场监管局2023-09-27

      氢能作为零燃料,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研究方向包括高效储热材料及储热系统优化技术、高效制氢及新型储氢技术、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开发及集成技术、储能和氢能材料及装备高精度检测技术以及能源高效转化装置研发等,致力于突破储能和氢能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

      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与建议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9-06

      (二)耦合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是一种典型的零燃料,生物质能则是零可再生能源。...农林加工产业所产生的农林废弃物与传统发电行业相结合,既能解决部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传统电力企业的燃料低碳、零碳化进程。

      绿氢产能20万吨!加氢站30座!《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2023-09-01

      各级政府提供大量资金资助氢能的研发与商业化,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技术,推动绿氢作为一种无燃料用于交通、工业和电力生产。日本以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家用燃料电池为突破口,带动氢能及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来源:中国船级社CCS2023-08-25

      当前,氨被视为航运业最具潜力的无燃料,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同时,由于氨对人体有毒并对材料有腐蚀性,因此也为氨燃料在船舶上的应用带来重大挑战。...威海重工科技氨燃料供应系统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在氨燃料供应方面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来源:一汽解放2023-07-19

      他表示,交通运输碳中和的内涵是实现“从油井到油箱,从油箱到车轮”的全过程“净零”,因此,探索我国实现汽车运输装备碳中和的能源革命、燃料革命和动力革命之路意义重大。...解放创领,“零”动未来胡汉杰在致辞中指出, 一汽解放作为“国车长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2021年9月,发布了“15333”新能源战略,并同步布局了“燃料电池”和“零内燃机”两条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30

      当前,以燃料为主造成的全球变暖和缺水两大生态问题正愈演愈劣。...为什么不能应用发达的科学技术像太阳一样产生能量,而不再用太阳能在地球上积累的能源呢?受控热核聚变提供了解决思路。

      来源:一汽解放2023-06-29

      他表示,交通运输碳中和的内涵是实现“从油井到油箱,从油箱到车轮”的全过程“净零”,因此,探索我国实现汽车运输装备碳中和的能源革命、燃料革命和动力革命之路意义重大。...胡汉杰在致辞中指出, 一汽解放作为“国车长子”,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2021年9月,发布了“15333”新能源战略,并同步布局了“燃料电池”和“零内燃机”两条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环境2023-05-17

      《意见》给出了生物质能作为零燃料的市场应用路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作为零燃料,尤其是在电气化覆盖率较低的交通领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实现绿色减碳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5-06

      “基于‘替、减碳、用、埋’思路,我们提出发展‘碳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天然气+’清洁能源,积极打造‘氢能+’零燃料产业链,推动油气资源和风光热电氢新能源融合发展。”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业内认为,氨既可以作为储氢介质,同时也是相对廉价的零燃料,氢氨结合是理想的发展方向之一,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氢氨燃气轮机发电、氢氨储运技术等也将随之迎来发展机遇。...由于氨的能量密度比其它无的能量形式都高,氨燃机混合驱动的运载工具将为交通领域脱碳提供另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张华表示。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4-24

      4月15日上午,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燃料配套风光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奠基仪式在内蒙古包头达茂巴润工业园区钢铁稀土原料加工园举行。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3-04-24

      除了作为氢载体和储存介质外,氨还可以直接用作无燃料或分解成用于发电的无碳氢,以及炼油和石化业务的原料。目前,天然气满足了新加坡大部分的发电需求。...k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氢能战略的一部分,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和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于去年12月发布了一份意向书,征求在裕廊岛建造、拥有和运营低碳或零发电和加油设施的建议。

      来源:东风技术中心2023-04-11

      该发动机实现氢专用高效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高爆压控制优化、主动式曲轴箱通风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历经多轮技术难点突破和标定优化,填补了东风马赫动力在零燃料领域的空白。...将于今年6月步入下一阶段的开发,未来将持续优化性能,挑战更高热效率,并展开整车搭载研究,着力于打造基于氢气发动机的增程式动力总成,“氢-电”混合,真正实现“零” 高效出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11

      此外,宝武集团、鞍钢集团等各大钢铁企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也相继加入氢冶金项目布局队列,在氢直接还原、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燃料等技术领域持续深耕。...东方证券分析师刘洋指出,由于钢铁行业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还原反应这一环节,若氢还原能完全替代还原,理论上可降低碳排放约34%-62%,减排潜力较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05

      此外,宝武集团、鞍钢集团等各大钢铁企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也相继加入氢冶金项目布局队列,在氢直接还原、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燃料等技术领域持续深耕。...东方证券分析师刘洋指出,由于钢铁行业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还原反应这一环节,若氢还原能完全替代还原,理论上可降低碳排放约34%-62%,减排潜力较大。

      来源:新华网2022-12-20

      据丁军博士介绍,氨是理想的零燃料,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存储、输运及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全氨燃料内燃机重卡有望成为公里成本最低的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