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硫电池多硫化物”相关结果67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8-12-19

      “氮化铟的铟阳离子和富电子氮原子通过强的化学键合作用捕获生成的硫化物;同时,氮化铟表面的快速电子转移提高了硫化物的动力学转化过程,这样,双功能的氮化铟改性隔膜犹如一道墙,可有效地抑制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

      <mark>锂硫电池</mark>功能性粘结剂综述

      来源:材料牛2018-11-07

      ,5)捕获可溶性硫化物,6)促进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7)最终调节可溶性硫化物中间体的溶解和扩散。

      南京大学团队制备新型<mark>锂硫电池</mark>隔膜 实现超长循环寿命 具有超低容量衰减率

      来源:材料牛2018-11-06

      因此,开发具有抑制锂枝晶和硫化物穿梭的隔膜对于实现高能量密度,长稳定循环的锂硫电池十分重要的。...锂硫电池因其超高的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wh kg -1)被广泛地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储能领域应用发展的方向。然而,li枝晶的生长和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来源:Materialsviews2018-10-30

      锂硫电池中,通过实际实验以及理论计算, mxenes表面的官能团具有吸附硫化物的功能,从而抑制锂硫电池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青岛能源所成功制备柔性载硫体用于高性能<mark>锂硫电池</mark>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8-10-26

      因此开发具有高导电性,同时对多硫化合物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正极材料是获取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由于硫单质及还原产物多硫化合物(li2s/li2s2)的导电率低,导致锂硫电池中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倍率性能差;另一方面,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多硫化合物,会导致“穿梭效应”的出现。

      <mark>锂硫电池</mark>界面机制研究 促进设计推广应用

      来源:纳米人2018-06-14

      深入研究界面中硫化物的形成和转化,对锂硫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锂盐中的阴离子对电解质中的离子-溶剂相互作用和正极-电解质界面上的硫化物溶解有着关键影响。

      来源:材料牛2018-05-28

      理论与计算在红外光谱表征方面的结合(a)理论计算的聚乙烯亚胺(pei)吸附硫化物前后的红外光谱;(b,c)实验测定的pei吸附硫化物前后的红外光谱。图 6.

      小分子固硫新技术助推高性能<mark>锂硫电池</mark>发展

      来源:浙江基础研究院2018-05-16

      一旦,锂硫电池成功实现商业化,那必将给电子、电动汽车等行业带来质的飞跃。然而,目前锂硫电池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来源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易溶解于电解液的中间产物 硫化物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04-26

      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如硫和固态放电产物的绝缘性、可溶性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期间硫体积大小的变化等。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硫的利用率低、循环寿命差、甚至一系列安全问题。

      锂金属电池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来源:研之成理2018-04-17

      在锂硫和锂空气电池中,锂金属还会分别面临硫化物和超氧根自由基负离子的进攻,导致锂金属发生更多的副反应。...另外,找出最优化的电解液中锂盐与溶剂的配位关系,减少自由(即未配位)的锂盐阴离子与溶剂数量,提高电解液对锂金属,硫化物和超氧根自由根负离子的稳定性。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16

      但其商业化应用仍存在诸多技术挑战,如固体硫化物的导电性差,可溶性硫化物中间体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大等问题。...目前,研究者们已探索了多种方式解决以上问题:(1) 通过电极结构设计增强导电性并抑制硫化物的扩散;(2) 通过调节电解液成分、隔膜结构、粘结剂成分来抑制穿梭效应;(3) 在金属锂负极表面进行保护,防止硫化物和锂的副反应

      成本低廉的造纸衍生物质 摇身一变成<mark>锂硫电池</mark>电极材料

      来源:Technews科技新报2018-04-08

      可以从单一原材料中创造出最佳的硫基阴极,他们将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木质磺酸盐(lignosulfonate)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放到石英炉管(quartz tube furnace)中加热至 700℃,于高热之下驱除大部分硫气,但留下一些硫化物

      北科大制备新型电解质 有效改善全固态<mark>锂硫电池</mark>循环稳定性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3

      传统液体电解质锂硫电池,普遍存在硫化物的溶解和锂负极表面枝晶生长问题,降低了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该电解质不仅能够抑制锂负极表面的枝晶生长,而且可以有效阻止锂硫电池硫化物的溶解和穿梭。以多壁碳纳米管包覆的硫材料(mwcnt@s)为正极,组装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固硫新技术助推高性能<mark>锂硫电池</mark>的发展

      来源:X-MOL2018-03-19

      锂硫电池一旦成功实现商业化,必将给电子、电动汽车等行业带来质的飞跃。目前锂硫电池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易溶解于电解液的中间产物硫化物

      全MXene基柔性一体化硫正电极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16

      然而,电化学活性物质硫以及放电产物li2s/li2s2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80%),放电中间产物硫化物易溶于电解液,造成穿梭效应的发生,此外li负极表面枝晶的产生及粉化,导致li-s

      储能电池研究最新集锦

      来源:储能科技2018-03-07

      该研究首次以多金属氧酸盐分子团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基体材料,这种材料(k3)同时具有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位,因而具有双位点吸附硫化物的功能,可实现对硫电化学反应过程的高效调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11-29

      不过,和铝空气电池一样,锂硫电池技术也充满着不确定性。电极结构的显著变化、硫化物的穿梭效应、难于控制的副反应等问题,都在阻碍着锂硫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11-01

      但常规包覆策略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矛盾:如果材料颗粒在组装电池之前已覆有完美包覆层,则电解液难以扩散进材料内部,导致内部的硫无法参与充放电过程;如果材料未被完美包覆,则充放电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硫化物仍将从正极材料中扩散出来

      福建物构所:提升<mark>锂硫电池</mark>循环稳定性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7-09-20

      在这种特殊三明治结构中,层状nbs2的高极性和强的亲和力促进硫化物的物理拦截和化学吸附,协同解决了硫化物溶解和穿梭效应的问题。...如固体硫化物的绝缘性、可溶性长链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充放电期间硫的体积巨变,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硫的利用率低、循环寿命差,甚至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

      【干货】近10年<mark>锂硫电池</mark>领域的11个重大突破(内附经典PPT一份)

      来源:新能源Leander2017-09-18

      (通讯作者:张跃钢)5、高比容量锂硫电池中的空心碳包覆硫正极材料图5中空碳纳米纤维/硫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示意图该文作者针对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硫化物溶解的问题,提出了用空心碳纳米纤维包覆硫的结构,能有效限制硫化物的溶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