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07-06
开展大湾区植被生态系统固碳效益评估,为城市碳汇网络建设提供气象支撑。制定适用广州的建筑节能设计气象标准,开展节能降碳评估。研发建筑物冷负荷实时监测预报系统,优化空调制冷、蓄冷系统运行。
来源:武威市人民政府2023-06-30
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责任单位:市气象局)(五)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09
最近研发的液氮灭火预报系统和储能系统液态密封灭火装置能够有效扑灭电池火灾和防止爆炸。(本文北极星储能网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未经嘉宾审核)...他指出,目前消防系统的探测和灭火技术也不能完全适用于储能电站。从2020年到2021年,电化学储能的占比明显的显著的增加。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4-28
建成省市两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具备大气污染过程分析诊断能力和未来10天污染级别预报能力。开展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筛查和处置,精准排查治理大气污染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09
发展面向多用户的、特性化的点对点精细化预警和风险评估服务,实现能源气象专业数值预报系统的实时运行,提升短时、临近和中长期的风、光、水资源预报服务能力,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2-02
建立预测预报系统,与气象部门建立紧密会商机制,常态化开展未来7天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做好重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空气质量工作,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十三五”期间编制并实施《武汉市“十三五”拥抱蓝天专项规划》(武政办〔2017〕20号),系统推进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3-01-29
建立预测预报系统,与气象部门建立紧密会商机制,常态化开展未来7天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实现污染“削峰降速”。(四)圆满完成武汉军运会空气质量保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09
来源: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2-12-19
发展风光发电功率预报系统、预报模式和数值产品,开展风光发电气象预报服务专业专项业务。围绕能源安全,强化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气象服务。提升“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能源保供气象服务能力。
来源:发展北京2022-10-19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依托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大气co2浓度的全耦合模拟,可为碳中和路径优化提供科学支撑,开发的天气预报和大气污染模拟预报功能支撑了冬奥会天气和环境保障。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2-09-02
(市气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4.构建无缝精准的气象预报体系。发展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和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模式,建成对流尺度区域集合预报系统。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8-24
目前风光场站普遍配备了气象监测装置(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能记录太阳辐照度、风速、风向、大气温度、环境湿度等气象数据和机组运行数据,网格式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地基云图监测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气象预报信息和天气状态监测信息
来源:正泰新能源2022-06-15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
来源:国务院2022-05-23
(七)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加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能力建设,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加强天气机理、气候规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七)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加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能力建设,发展自主可控的地...加强天气机理、气候规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来源:国务院2022-05-19
(七)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加强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能力建设,发...加强天气机理、气候规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装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2-05-18
三、中标情况采购内容 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濮阳市大气臭氧监测与预报系统的开发、安装、检测、调试、调试运行、验收交付、培训、技术支持、运行维护、软件及系统的升级等相关伴随服务(其中包含臭氧污染源解析系统与臭氧污染预报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3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特别是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并实现跨省区输送,需配套新增火电、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等储能和特高压线路、电网联络线路,以及精准的负荷预测技术和天气预报系统等,其发电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