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高碳资源”相关结果1223

      来源: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1-19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和脱碳转型。...第四部分是优化金融资源供给,包括加大对转型企业信贷支持,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大绿色债券融资规模等。

      来源:聊城市人民政府2024-01-04

      丰富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应用,加强转型金融项目库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高碳行业企业向低碳转型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政策资源、要素资源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1-03

      绿色低碳标杆厂首先要杜绝高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工艺,积极采用高效低碳工艺技术。另外,优化工艺流程至关重要,许多处理厂工艺流程冗长﹑工艺单元功能重叠,既浪费投资也增大能耗。...要鼓励整合行业资源,将餐厨垃圾与污泥进行协同厌氧消化,提高资源循环和能量回收综合效益。(二)标杆厂工程设计要以高效低碳为基本原则。

      华为侯金龙: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及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来源:华为2023-12-22

      、热管理技术(heat)、储能管理技术(battery)等4t技术,用“比特”管理“瓦特”,构筑面向清洁发电、交通电动化、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解决方案,助力社会从高碳走向低碳...l通过虚拟电厂、电网辅助服务等实现有序充电、对电网削峰填谷、调频稳压、增强电网稳定性l通过v2g提供城市应急供电保障,保障城市安全这样可把海量新能源车变成海量“移动储能”,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调灵活性资源

      来源:温岭市科技局2023-12-12

      聚焦铸造、锻压、热处理、化工、造纸、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高碳行业减污降碳需求,强化节能低碳新技术研究,加快推进行业低碳绿色转型。...4.生态碳汇技术挖掘海洋碳汇发展潜力,加快开展近岸海域蓝碳资源本底调查,以贝藻渔业、海水池塘养殖、紫菜养殖和红树林为重点,探索建立海洋碳汇价值核算体系,初步构建海洋碳汇数据库。

      油气公司转型五大关键方向

      来源:中国石化报2023-12-04

      资源储量和开发效率角度看,重点是以美国“页岩革命”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美国不仅实现了油气资源的自给自足,而且完成了由进口国向出口国的华丽转变,深刻改变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是石油化工行业未来15年最现实的转型途径,但从低碳能源转向零碳能源,则是“碳中和”确立的最终目标。国内石油行业已开始进行碳足迹计算的研究,并进行碳捕集技术试验。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11-0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要逐步摒弃传统粗放高碳的发展模式,探索创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这既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蕴藏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三、鼓励大胆探索,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活力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和园区类型众多,资源能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各不相同,人口总量、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存在明显差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模式也千差万别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8

      在海运领域,绿色甲醇因为不含硫、低氮氧化物,可以替代传统的高碳船用燃料;在道路交通领域,绿色甲醇可与汽油混合或直接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也可用于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汽车;在航空领域,绿色甲醇可通过转化为喷气燃料...在生产端,我国具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生物质原料,为生产绿色甲醇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11-03

      供热行业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行业,供热是全球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占全球终端能耗的50%左右。...严寒地区如东北三省城镇地区基本全部依靠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占比约96%),在保障供热安全的前提下,受气候环境、资源禀赋以及技术适用性等条件限制,绿色低碳热源大规模推广困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01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认为,未来甲醇将替代传统高碳船用燃料,得到广泛应用。规模化供应存缺口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甲醇都具有减碳属性。...生物质资源潜力巨大,生物甲醇理论产能高达6.82亿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分会产业研究部主任王乐乐指出,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量约为4.61亿吨,利用率偏低,仅为11.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0-30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认为,未来甲醇将替代传统高碳船用燃料,得到广泛应用。规模化供应存缺口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甲醇都具有减碳属性。...生物质资源潜力巨大,生物甲醇理论产能高达6.82亿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分会产业研究部主任王乐乐指出,当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量约为4.61亿吨,利用率偏低,仅为11.8%。

      来源:能源新媒2023-10-17

      受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影响以及煤炭资源获取的可靠性、低廉性,长期以来,煤电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但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趋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电力行业已处于节能减排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优化以煤炭为主的高碳电力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来源:能源新媒2023-10-17

      受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影响以及煤炭资源获取的可靠性、低廉性,长期以来,煤电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但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趋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电力行业已处于节能减排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优化以煤炭为主的高碳电力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0-09

      正在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目标分解落实机制,按照各省级区域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目标分解到各省级区域落实。二是健全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完善促进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球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标准、市场规则、贸易政策等鼓励消费者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同时对高碳产品采取日益严格的限制性措施,由此促使很多企业将使用绿色能源作为履行社会责任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09-25

      鼓励金融机构披露高碳资产风险敞口和建立气候相关风险及突发事件应急披露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制定物理风险应对方案,加强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研究。...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黄金玉米带”、“冰雪黄金维度带”,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发源地,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洪涝、霜冻、阶段性干旱等气候灾害多发频发

      兰州化物所多相热催化二氧化碳加氢转化获进展

      来源:中科院兰州化物所2023-09-20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廉价易得的c1资源。利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绿氢将co2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co2可持续化学转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ni基催化剂应用于co2加氢反应通常得到c1分子(ch4,co,ch3oh),但对高碳醇的合成未见报道。图2.

      来源:新疆发改委2023-09-19

      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积极引导合成氨、合成甲醇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氢能与多晶硅行...三、发展路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带头引领作用,汇聚优势资源,聚焦氢源开发、氢能应用统筹全区氢能产业布局,积极有序发展氢能源。

      煤电和“两高”工业加剧中国臭氧污染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2023-09-14

      而这两个前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化学有机溶剂的挥发等,与高污染高碳排放的“两高”工业项目密不可分。...美国自1970年起投入了大量资源,研究臭氧的生成、传输和影响机制,并根据各地不同的排放结构,制定了因地制宜的臭氧污染控制策略。

      贵州毕节市:到2025年力争光伏装机7.3GW+、风电装机4.7GW+

      来源:毕节市能源局2023-09-07

      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坚持传统能源产业绿色改造和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资源换投资”战略,围绕打造“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建设绿色低碳、数字创新、智慧多元、安全高效、保障有力、产业链完善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贵州毕节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加快500千伏奢香-鸭溪二回工程等项目建设

      来源:毕节市能源局2023-09-07

      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坚持传统能源产业绿色改造和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资源换投资”战略,围绕打造“两区一典范一基地”,建设绿色低碳、数字创新、智慧多元、安全高效、保障有力、产业链完善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