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相关结果109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9-29

      详情点击中国成功研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极向场6号线圈(pf6

      来源:中国核工业2019-09-29

      2006年11月,我国和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谈判的各方代表,共同签署了《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特权和豁免协定

      来源:新华社2019-09-23

      设施建成后,为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造提供技术基础,对保障我国聚变堆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我国聚变能实际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能源、信息、健康、环境等交叉前沿领域提供研究平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9-16

      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说是电力整个行业的战略,每个战略的背后都是因为对未来的预判;当前无论在能源行业,还是信息行业,都处于传统技术与突破性技术开始交汇出现的时期,近的有即将停摆的摩尔定律,远的有可控核聚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8-28

      此外,受控的核聚变是核能科技的终极目标,突破性的理念创新与大量的基础研究是构筑这一科技高峰的基石。...“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即聚焦原位增殖堆、多功能空间堆、小型聚变堆等,以及核燃料元件、乏燃料后处理、高放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目前制约核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组织研究,形成自主技术与品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8-28

      ,为可控核聚变反应提供了预警时间,有望推动可控核聚变的商用进程。...就目前科学进展来看,可控核聚变实验的首要挑战就是实现高温聚变等离子体的稳定供能。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离子及自由电子的混合体,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将形成高温等离子体,这也正是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来源。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19-08-27

      罗斯托克是核聚变领域的先锋学者,拥有多项专利和发明,曾获得麦克斯韦等离子体物理学奖,是一个“疯子”式的研究狂人。两人十分投契,开始合作研究核聚变。...事实上,为了解决可控核聚变面临的高温和稳定时间输出两大难题,tae一直致力于聚变反应堆的开发。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7-19

      组织中标通知书,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参与,携手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法国法马通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际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正式中标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9-07-18

      控制大厅的外墙上,挂着8块牌子,其中两块是“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世界实验室 核聚变中心”。“科学无国界,核聚变研究可能是全世界科学家合作最好的一件事。”李建刚说。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7-17

      组织中标通知书,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参与,携手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法国法马通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际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正式中标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来源:中核集团2019-07-17

      研究利用可控核聚变能对解决人类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组织中标通知书,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参与,携手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法国法马通公司等单位组成国际联合体,以工程总承包形式正式中标在法国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7-05

      详情点击iaea和iter合作进行核聚变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聚变能源组织(iter)已同意在核聚变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目标是使聚变能源生产在工业规模上成为可能。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9-07-03

      核安全所在iter国际合作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牵引支持下,长期开展先进核裂变能和聚变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核燃料技术研究,在先进裂变核能系统及聚变堆用材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来源:核讯天下2019-07-02

      根据《实际安排协定》,iter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171个成员国共享其关于核聚变安全和辐射保护的研究成果,以确定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聚变安全标准的潜在发展方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聚变能源组织(iter)已同意在核聚变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目标是使聚变能源生产在工业规模上成为可能。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2019-06-19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率团访问法国,在巴黎分别会见了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主席雅克和欧安诺集团总裁顾菲,就进一步加强两国核科技研发、核燃料循环等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并考察了阿格后处理厂、卡达拉奇核研究中心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14

      详情点击那些“种太阳”的年轻人:记中科院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播种“小太阳”的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

      来源:新华社2019-06-12

      “祖国的核聚变技术发展飞速,让我找到了在国外未曾有过的契合点。”叶孜崇告诉记者,他越来越有信心从事更多的核聚变研究。...播种“小太阳”的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

      来源:中核集团2019-06-06

      由于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同,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是人类寻找能源出路的希望,被誉为终极能源。...,为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验与运行以及自主设计建造未来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我国深度参与聚变国际合作、自主设计建造未来中国聚变堆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实现我国聚变前沿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核讯天下2019-06-04

      这宣告着谷歌联手麻省理工学院“冲击”冷聚变研究项目的失败,意味着在室温和相对简单的台式设备条件下实现核聚变反应已不可能。来源:美国科技媒体futurism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核讯天下”...5月27日,谷歌在《自然》杂志上分享了一项历时数年、耗资千万美元的冷聚变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尽管项目并没有彻底失败,但这项研究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15

      “人造太阳”核心部位今年底建成太阳产生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如果人类能“驾驭”核聚变反应,地球上便可拥有用之不竭的“人造太阳”能量。...受控核聚变实现之日,也是人类摆脱能源危机之时,核西物院正是这项硬“核”科技的核心研究单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