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池成本”相关结果2755

      来源:汽车之家2021-12-07

      nef此前预测,2024年电池组平均价格可跌破100美元/kwh,届时即便没有补贴,电动汽车的售价及利润率也将与燃油车持平,将更具成本竞争力。...日前据媒体报道,电池模组厂已获通知,因电动汽车、储能等下游需求拉升,明年年初,圆柱形锂电池电芯将再次涨价,涨幅5%-15%,电池涨价潮或将延续至2023年。

      磷酸铁锂<mark>电池</mark>0.74元/Wh!中国铁塔2021年2GWh磷酸铁锂<mark>电池</mark>开标(附2021年汇总)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12-07

      据了解,华为早已布局铁塔业务,此前德赛电池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有为华为生产储能锂电池产品,德赛储能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5g通信基站、家庭储能等方面。...(中国铁塔锂电池招标中标结果见文末表格)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1-11-29

      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上游成本抬高尚未向下游大面积传导。可以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不断飙升尚未波及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据中工汽车网获悉,近日,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原本坚持2022年锂电池报价不上涨的一线电池厂商,近期开始与签约客户重新商议价格,锂电池的报价预计会拉升两成左右,一线电池厂商2022年的报价可能会持续保持上涨

      来源:欧亚合成2021-11-23

      ,打破高端活性炭进口“卡脖子”问题,降低高端活性炭价格,从而降低氢能燃料电池成本,同时实现其自身产品性能的升级。...据悉,本次对全资子公司增加投资是欧亚合成整体战略规划需要,以整体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为子公司的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研发项目注入资金,该项目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中其氢气转化为氢离子过程中所需昂贵的催化剂载体问题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11-19

      短期来看,受供需格局错配影响,2021年以来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迎来大幅上涨,中游企业也面临储能电池成本上涨、盈利空间收窄的局面,目前市场已传出多家电池厂商涨价的消息。

      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累计部署将达358GW/1028GWh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1-11-17

      不断下降的电池成本和激增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使储能系统成为许多电力系统中引人注目的灵活资源。储能项目的部署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放电时间越来越长,并且越来越多地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配套部署。”...正是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储能市场的发展。电池储能系统采用了多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lfp)将在2021年首次超过镍锰钴(nmc)三元锂电池用于固定储能应用。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1-16

      主要技术手段可通过简化电堆结构和电池系统、研发高温膜和抗毒的电催化剂,采用超低铂有序化电极大幅度降低铂用量等方式,当燃料电池成本降到1000美元,就可以实现商用车的产业化。...但尽管具有诸多优点,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还必须攻克成本难点。首先,从燃料电池汽车购置成本来看,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成本是锂离子电池车的1.5倍,导致燃料电池汽车售价是燃油车的2倍多。

      来源:氢能促进会2021-11-10

      衣宝廉认为,解决燃料电池批量生产问题来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成本,使它能够接近锂电池电动车成本,这样燃料电池车就可以在重载和长途运输车方面实现产业化。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1-11-09

      业内人士表示,仅现阶段,磷酸铁锂相较三元的成本差距仅不到20%。虽然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持续上涨,但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仍旧在向磷酸铁锂靠拢。...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虽有所提高,但与三元电池相比,其成本优势仍旧存在。特斯拉和戴姆勒两家车企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的目的相同,便是降低成本。除成本外,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也是整车厂必须要权衡的因素。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2021-11-03

      与之呼应的,捷氢科技表示,膜电极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导致燃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经过多年攻关,捷氢科技不仅具备了膜电极的自主研发能力,还在上海新园区建成了全球首条万台级“卷对卷”膜电极生产线,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实现了膜电极的“超高产能”、“全自动化”生产,这对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链有着重大意义

      比亚迪<mark>电池</mark>涨价不低于20%?已有多家企业发函、锂<mark>电池</mark>全面涨价潮来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10-26

      今日,一份比亚迪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在朋友圈传开,明确电池价格上涨将不低于20%。锂电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电池成本显著上升。...而近半个月以来,至少已有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天能锂电、赣锋锂业几家企业发布了调整电池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锂电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电池成本显著上升。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1-10-26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海伟教授与林岳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水江澜教授等合作,发明了一种高温“硫固体胶”合成法,研制出一系列高性能铂合金催化剂,有望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成本推进其产业化。...“铂约占氢燃料电池40%的成本,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减少铂使用量,大幅降低电池价格。”梁海伟说,新技术方案为实现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实用化还面临一系列挑战,目前他们已与企业合作推进后续开发。

      来源: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2021-10-22

      虽然正在下降的电池成本提高了光伏+储能系统的竞争力,但配置储热系统的光热发电技术在较长的周期内仍然更加经济,并具备承担基础负载的潜力。

      <mark>电池</mark>片市场减产压力大  各环节报价持稳博弈明显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2021-10-21

      近期在上游产业链的带动下,电池成本大幅上涨,但终端接受度较低,终端订单由于上游成本一路攀升,而出现新签订单量下滑的现象。...多晶方面,前期受限电、原料成本攀升的影响,多晶硅片企业以减产应对,本周价格整体相对平稳,海内外多晶硅片价格在2.4元/片和0.329美元/片。 电池片环节本周电池报价小幅振荡,海外报价上扬。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1-10-12

      尽管麦肯锡公司电池技术专家nicolo campagnol在最近关于电池成本的网络研讨会中讨论了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情况,但锂离子电池也大量用于构建电池储能系统。

      组件环节承压明显  上游硅料涨势不减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2021-09-23

      近期影响电池价格的最大因素是上游硅片报价。近两周硅片龙头企业陆续调涨硅片报价,导致电池成本不断抬升,利润空间被挤压,因此与硅片端的博弈相对明显。...临近月末,企业即将签订后市订单,由于上游硅料供给增量不足、部分企业生产受限、生产成本预期垫高,硅片市场原料采购成本压力抬升,后市走向将视龙头企业定价而定。电池片环节本周电池压力倍增,市场报价混乱。

      来源:高工氢电2021-09-23

      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燃料电池降本至关重要。大会中,多位企业嘉宾中透露,正在致力推进燃料电池成本的下...“下一步科技部将针对行业痛点,开展大功率、长寿命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燃料电池产业化面临的寿命、成本、可靠性等难题,协同开展氢能全链条技术攻关,着力解决绿氢制取、储存和远距离运输的问题。

      超140GW扩产来了! TOPCon、HJT两大阵营都有谁?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9-23

      据天风证券测算,2021年perc电池成本约0.614元/w,而topcon和hjt分别为0.672和0.703元/w,到2022年hjt成本将低于topcon,但仍高于perc。...topcon电池的理论效率上限高达28%以上,且优势在于可与现有电池产线融合,产线升级成本较低。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1-09-22

      电池成本降低——可以使太阳能发电设施装机容量增加28%,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增加44%。太阳能发电设施成本降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28%,而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将增加32% 。

      地下储氢技术和具有碳捕获封存的天然气发电厂是价格最低的长时储能技术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1-09-14

      hunter解释说:“电池储能系统可能会在未来的电网规模储能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如果电池成本继续像在过去十年中看到的那样快速下降的话。...而对于12小时持续放电时间这个最低的门槛,成本最低的一些选项分别是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系统、抽水蓄能发电设施,这主要是由于与电力相关的投资成本适中,并且效率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