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风电温室气体”相关结果3151
      碳交易系列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架构与未来展望(四)

      来源:海润天睿2022-11-03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目前,我国碳中和计划时间为2060年。...与之相对,《方案》明确了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来源:环球零碳2022-11-01

      船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全球航运业面临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现在,“风力挑战者”给航运减碳带来了希望。在商船上安装风帆有可能显著降低燃料消耗,从而减少约 5-8% 的温室气体排放。

      运达股份与Tera Energies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运达股份2022-10-28

      ,tera energies是aden集团与eren industries、total eren共同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致力于提供绿色可持续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升新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强强联合|协合运维&博枫战略合作 力争新能源资产价值最大化!

      来源:协合运维2022-10-27

      博枫始终践行可持续性发展与esg理念,确立了在2050年前旗下所有在管资产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并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发展各项业务的核心,在全球投资的风电、光伏、水电、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产已超过22gw

      浙江: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mark>风电</mark>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2-10-26

      推进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一体监测,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在线监测、走航车等科技手段的监测应用,为各层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路径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有序推进试点建设。...答复提到,依托衢州、台州等国家级和海盐等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

      非凡十年·能源发展成就报告——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25

      (三)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可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且积极作用。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流域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达到97%、97%、98%;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

      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非凡十年·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25

      (三)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可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且积极作用。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流域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达到97%、97%、98%;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0-25

      世界银行表示,中国作为全球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国家,在经济上受到全球变暖的“严重影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分之一的低海拔沿海城市受到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和海岸侵蚀的影响。...中国已经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风电装机容量和四分之一的太阳能装机容量。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10-24

      应对气候变化既要主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趋势,也要注重降低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不利影响。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与2015年相比,煤炭消费占比下降5.3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占比提高3.5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为13.9%,比2015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全市天然气发电、风电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2-10-24

      实现本市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有序衔接,做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建设。率先探索建立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持续推进绿电交易,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到2030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比重约为15%。深化电力、热力、天然气价格改革,研究完善差别电价、分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和供热计量收费政策。

      双碳背景下煤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0-24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其最大人为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煤炭行业是我国人为甲烷气体排放量占比最高的行业,根据最新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我国煤炭开采导致的甲烷排放占人为甲烷排放总量的38%,约为2 100万t。

      湖北:十四五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10-24

      7(一)实施碳达峰行动8(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8(三)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2(四)推进节能提高能效15(五)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17(六)增加生态系统碳汇19四、主动适应气候变化20...10月14日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目 录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一)发展现状1(二)面临形势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5(三)主要目标6三、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10-24

      实现本市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有序衔接,做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建设。率先探索建立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持续推进绿电交易,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到2030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比重约为15%。深化电力、热力、天然气价格改革,研究完善差别电价、分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和供热计量收费政策。

      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促进煤炭分质分级高效利用

      来源:江西省工信厅2022-10-21

      严格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鼓励重点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扩大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持续推进工业绿色电力消费,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省能源局、省发展 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详情如下:

      《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来源:江西省工信厅2022-10-20

      严格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鼓励重点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合理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等项目,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

      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 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来源:江西省工信厅2022-10-20

      严格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鼓励重点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方案》提出,扩大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持续推进工业绿色电力消费,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完善市场机制。

      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工业绿色电力消费 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来源:江西省工信厅2022-10-20

      严格开展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鼓励重点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0月10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印发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扩大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供给,持续推进工业绿色电力消费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10-18

      》,以及《关于商请提供2018年度省级人民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自评估报告的函》《省级人民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自评估报告编制指南》等文件。...省级政府作为我国“双碳”目标的责任主体,也使用碳排放因子对电力相关的碳排放进行统计与核算,其推进碳排放管理主要体现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自评估、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等层面。

      关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路径分析与建议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17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方面有助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通过电能替代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非化石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来实现低碳排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五大特征: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以适应风电光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力电子化大大降低系统的转动惯量,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分“三步走”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17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方面有助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通过电能替代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助于通过非化石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来实现低碳排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五大特征:适应新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的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以适应风电光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力电子化大大降低系统的转动惯量,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