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瓶”相关结果552
      国标丨车用压缩氢气纤维全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等9项国标公示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8-21

      日本相关法规对在用车用氢瓶的定期检验仅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规定的检验和检查的项目仅是外观检查和泄漏性检查,但对检查方法等却未有具体描述。...目的意义:车用压缩氢气碳纤维全缠绕气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直接与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安全性息息相关。车用压缩氢气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车的氢安全。

      “大佬”们的氢能投资版图

      来源:势银能链2020-08-19

      45mpa站用储氢瓶组已接到国内20多套订单,目前在建加氢站中,广东、河北、北京、山东等地都有应用。...2020年6月8日,浙江蓝能自主研发设计的45mpa加氢站用储氢瓶式容器组正式完成了首台套的制造并完成交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9

      “对整车企业而言,燃料电池可靠性和寿命测试水平不足,零部件和系统技术仍需提高;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载重要求高,燃料电池系统体积和重量如何降到最优依然面临挑战;同时,车辆对续航高度敏感,而国家尚未制定相关储氢瓶统一标准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8-18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由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发布的t/gdase 0017—2020《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 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团体标准已于7月28日正式实施。该团体标准为全国首部车用氢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团体标准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20-08-17

      前者,获得了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内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后者,所增资的精工新材料是行业首家制定并发布70mpa车用iv型储氢瓶生产规范的制造企业,它在这领域的突破预示着更高效的储氢技术即将进入产业化应用领域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8-12

      (3)研究面向35mpa与70mpa车用高压全缠绕储氢气瓶定期检验技术,建立地方/行业/团体检验标准(送审稿)。执行期限: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经费额度:本方向非定额资助。

      揭秘70MPa车用高压<mark>储氢瓶</mark>阀液压爆破试验

      来源:未势能源科技2020-08-07

      对此,小编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未势能源储氢系统开发部专家,详细揭秘关键试验全流程测试,带您一起探寻70mpa车用高压储氢瓶阀背后的安全秘密。...那么,70mpa车用高压储氢瓶阀究竟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未势能源研发人员又是通过哪些关键测试,保障其品质实现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的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氢能重卡的动力系统功率大,导致氢耗较高,需配备更大密度的储氢装置。但受到储氢技术整体发展制约,车载储氢瓶目前还不能满足运营需求,成本相对偏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此外,这种方式对高压储氢瓶技术要求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宁峰称。另外两种方式同样各有利弊。...从技术成熟度来看,高压气态储氢最为常用。与之对应的运输方式,包括长管拖车和管道两种。“我国已有加氢站也是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在常温下可快速充放氢,但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储氢量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31

      “我国已有加氢站也是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在常温下可快速充放氢,但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储氢量低。此外,这种方式对高压储氢瓶技术要求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巩宁峰称。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31

      米宽介绍,内胆材料的选择是70mpa四型储氢气瓶的关键,影响气瓶的耐疲劳性和气体渗透性。...现在一般采用湿法缠绕工艺,推荐采用碳纤维预浸料进行缠绕高压储氢气瓶除了能够改善作业环境外,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都比传统的湿法缠绕更具优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22

      据了解,压缩机、储氢瓶和加氢系统也是加氢站建设中成本较高的部分。目前国内缺乏成熟量产的加氢站设备商,进口设备成本较高,间接推高了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一把加氢枪就要10多万元。”

      氢能招标丨8月5日前!车载氢系统及储供氢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开发项目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15

      (2)第二阶段燃料电池样车氢系统开发基于第二阶段70mpa iv型储氢瓶内胆材质选型及研究报告所有相关开发设计工作,均需要在2020年9月30日前完成。

      Ⅳ型瓶胎动:预计2022年中落地?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2020-07-14

      我国已经实施能够适用于35mpa和70mpa的iii型高压储氢瓶的相应标准gb/t35544-2017《车用压缩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来说,高压力、低重量、高储量的储氢瓶组一直是追求的目标,业内习惯于拿丰田mirai作为标杆,称该车型续航达到650km。很大的原因就在于iv型瓶。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0-07-14

      随着75mpa加氢样机顺利下线、90mpa氢气压缩机组填补国内空白、氢气流量计技术水平达到国家最高认证精度等级,以及70mpa储氢瓶完成产品试制等核心突破,使得成都在氢气储运加注设备方面的比较优势日益突显

      氢能标准丨8月5日前!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征求意见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06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0年7月6日,气瓶安全标准化与信息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团体标准《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5日。该标准规定了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完成一座加氢站有多难?加氢站的建成与运营急需战略推进

      来源:盖世汽车2020-07-01

      此外,国内储氢瓶内氢气重量尚不到储氢瓶重量的1%,只能适合小规模、短距离的运输场景。液态氢的密度是气体氢的845倍,液态氢的体积能量密度比压缩状态下的氢气高出数倍,适合长距离运输。...目前,储运氢技术主要有高压储氢、液体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等。高压气态储氢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技术。其储存方式是采用高压将氢气压缩到一个耐高压的容器里。

      自主70MPa高压瓶阀即将“破冰”

      来源:未势能源科技2020-06-24

      目前,最常用且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车用储氢方式为高压气态储氢,而高压储氢气瓶内氢气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离不开瓶口组合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燃料电池能否正常工作和供氢系统的安全使用效率。

      来源:浙江蓝能2020-06-10

      45mpa加氢站用储氢瓶式容器组是加氢站氢气储运的最优解决方案。...本次出产的首台套站用储氢瓶组于2019年底通过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三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技术评审,也是国内首个通过三新评审会的45mpa站用储氢瓶组产品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背后的技术真相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0-06-04

      该站采用35mpa压力对氢燃料汽车进行加注,可能发生氢气泄漏的储氢系统包括拖车储氢瓶(16mpa),高压储氢气瓶(39mpa)和加注机(43.8mpa)。...障碍物会阻碍氢气扩散,增大可燃气云积聚的风险,所以泄漏点、泄漏方向和风向的设定使高压喷射氢气进入储氢气瓶、压缩机和拖车储氢瓶所围成的高拥塞度障碍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