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煤衔接会”相关结果723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2-17

      “煤电双方2009年电煤价格的激烈碰撞,根本原因是电煤市场化价格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五大发电集团用煤客户很难衔接。”中国煤炭市场网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说。  ...作者:张彦   继2008年五大电力集团在“2009年煤炭订货”上以零订单收场后,悬而未决的煤电谈判之弦近日再度被拉紧。  首先,煤企称煤电谈判“破冰”。

      来源:市场报  2009-02-17

      “目前,因电煤产量和价格引起的‘市场煤、计划电’这一深层次矛盾更加突出。”中电联指出,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煤、电企业分歧较大,以没有签订电煤合同而结束。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2-16

      双方僵持不下,导致在%26ldquo;2009煤炭订货%26rdquo;上,五大电力集团没有签下一笔电煤合同。...%26ldquo;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在意料之中不欢而散,但近期转机的出现,让人觉得煤电双方2009年合同谈判已是握手言和。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09-02-11

      国家发改委文件显示,此次订货预计电煤合同汇总总量6亿余吨,五大电力集团订货为3亿余吨,占50%以上。  5.产生煤电之争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  ...在福州举办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冶金和化工用煤签订合同比较顺利,有小幅上涨。由于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五大电企均未签订合同,签订的电煤合同量不足50%。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2-11

      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衔接(下简称“煤炭订货”)已过去45天,但五大电力集团与各煤炭企业的电煤合同仍然一单未签,双方博弈仍在继续。  

      来源:新华网  2009-02-06

      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2008年底,由于主要供煤企业与五大发电集团在电煤价格上互不相让,历时7天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衔接合同汇兑”未能打破近年来煤电博弈的僵局,双方一单未签。   

      来源: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02-06

      用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2008年底,由于主要供煤企业与五大发电集团在电煤价格上互不相让,历时7天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衔接合同汇兑”未能打破近年来煤电博弈的僵局,双方一单未签。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2-04

      “2009年福州煤炭产运需衔接”以遗憾结局——煤企与电企“谈崩”了。 占电煤订货量“半壁江山”的五大电力集团背着合同打道回府,而煤企则继续感受着冬天的“寒意”。

      来源:中电投2009-02-03

      “2009年福州煤炭产运需衔接”以遗憾结局——煤企与电企“谈崩”了。   占电煤订货量“半壁江山”的五大电力集团背着合同打道回府,而煤企则继续感受着冬天的“寒意”。   

      来源:网友评论2009-01-16

       网友评论   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月底闭幕,但由于煤电双方分歧过大,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五大电企最终一单未签。...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能导致发电利用小时数还将继续下降,而部分省区已经率先用下调电价的方式来刺激重工业复苏,这股电价下调之风是否蔓延全国,成为电力企业最担心的问题。   

      来源:中电投2009-01-15

      相反,如果电力企业负责人明明知道按照煤炭企业的报价导致电力企业进一步亏损还要签订这样的合同,那就是渎职,是对国有资产和企业前途的极度不负责任。   ...反之,笔者要为五大发电集团在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拒签合同的勇气而鼓掌。作为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煤炭企业有要求涨价50元的开价权利,电力企业也有要求降价50元的还价权利。

      来源:市场报  2009-01-15

      相反,如果电力企业负责人明明知道按照煤炭企业的报价导致电力企业进一步亏损还要签订这样的合同,那就是渎职,是对国有资产和企业前途的极度不负责任。  ...反之,笔者要为五大发电集团在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拒签合同的勇气而鼓掌。作为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煤炭企业有要求涨价50元的开价权利,电力企业也有要求降价50元的还价权利。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1-14

        2008年12月27日,是“2009年福州煤炭产运需衔接”的最后一天。  遗憾的是,煤企与电企“谈崩”了。  ...占电煤订货量“半壁江山”的五大电力集团背着合同打道回府,而煤企则继续感受着冬天的“寒意”。  业内人士分析,“谈崩”局面表面来看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本质上却是中国能源结构深层矛盾的体现。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1-14

      中国煤炭市场网相关负责人指出,几大电力集团联合起来,不准作为购方主体的下属企业签订涨价合同,对煤矿的报价或者不予理睬,或者自己报一个煤矿不可能接受的价格,宁愿不签,以致衔接合同汇总会多次无果而终。  ...“电企不许下属电厂签协议”  煤炭订货7天的谈判加之先期长达月余的沟通,五大电力集团与众多煤炭企业却连一张合同都没签下,不禁让人费解。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9-01-13

      “2009年,电煤价格下跌的幅度超过发电机组开工不足对电企的影响。电煤价格走势,将对电企扭亏为盈产生直接影响。”王威预计。   ...但近几年随着煤炭供应紧张导致市场煤价飙涨,与电煤价格形成较大差距,煤电之争重复上演。在此前结束的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国家发改委一直坚持煤电订货市场化的态度。

      来源:华夏时报  2009-01-13

      中国煤炭市场网相关负责人指出,几大电力集团联合起来,不准作为购方主体的下属企业签订涨价合同,对煤矿的报价或者不予理睬,或者自己报一个煤矿不可能接受的价格,宁愿不签,以致衔接合同汇总会多次无果而终。  ...“电企不许下属电厂签协议”   煤炭订货7天的谈判加之先期长达月余的沟通,五大电力集团与众多煤炭企业却连一张合同都没签下,不禁让人费解。  

      来源:《市场报》  2009-01-13

      相反,如果电力企业负责人明明知道按照煤炭企业的报价导致电力企业进一步亏损还要签订这样的合同,那就是渎职,是对国有资产和企业前途的极度不负责任。  ...反之,笔者要为五大发电集团在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拒签合同的勇气而鼓掌。作为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煤炭企业有要求涨价50元的开价权利,电力企业也有要求降价50元的还价权利。

      来源:《市场报》  2009-01-13

        近年来衔接电煤合同签订往往大费周章,而最后的执行效果也不理想。法律专家认为,煤炭与电力两个行业间的对垒谈判涉嫌违反《价格法》;签订的电煤合同行政色彩浓厚,是导致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1-12

      尽管目前各方对衔接机制颇有微词,煤炭运销协会人士认为,目前来看,衔接还是最有效的煤炭交易机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确定未来一年中大部分的煤炭供求量。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1-08

       网友评论 昨日下午,从%26ldquo;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26rdquo;(下称煤炭订货)空手而归的五大电力集团燃料部负责人,在北京广安门内召开了一个内部会议,联合地方电力企业继续商讨有关煤电谈判事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