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3-22
厂网分开后,在发电侧通过竞争、对标,大大降低了度电的建设造价与运营成本。发电企业如此,相信不久的将来电网企业也会这样。中国电力报:2016年电力交易中心集中组建。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03-15
厂网分开后,在发电侧通过竞争、对标,大大降低了度电的建设造价与运营成本。发电企业如此,相信不久的将来电网企业也会这样。配电业务放开后,投资配电项目在全国各地很火热,成为2016年及未来一个新的焦点。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7-03-15
以内蒙古厂网分开的2004年为界,当年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3-15
以内蒙古厂网分开的2004年为界,当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为530亿千瓦时,2016年增至2605亿千瓦时,增长4.9倍;相应的全区生产总值由2700亿元递增到1.86万亿元,增长了6.9倍。
以内蒙古厂网分开的2004年为界,当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为530亿千瓦时,2016年增至2605亿千瓦时,增长4.9倍;相应地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7-03-15
以内蒙古厂网分开的2004年为界,当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为530亿千瓦时,2016年增至2605亿千瓦时,增长4.9倍;相应地全区生产总值由2700亿元递增到1.86万亿元,增长了6.9倍。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03-14
改革的设计者始终围绕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宗旨勾绘蓝图,但相比上一轮改革路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新一轮的电改更侧重于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在推进方式上更强调稳妥有序、先试点再推开。
来源:建言湖南十三五2017-03-01
厂网分开使中国电力工业组织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与新的工业组织结构相配套的行业管理模式一直没跟上,中国电力工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之间,在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之间,在对电力工业及其上下游之间的管理上...输配分开几点思考!国家电网公司某位领导曾公开表态,认为应坚持现有输配一体化、调度和电网一体化的格局。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17-02-15
从独家办电到集资办电,从政企分开到厂网分开,从垄断经营到初步竞争,电力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程度日益走向深水区。...作为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启标志和行动指南,2002年电改5号文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17-02-14
来源:中经周刊2017-02-06
当时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宋密任司长,他和王骏带队去英国调查,他们认为英国的模式挺好,而且也是厂网分开的,也是有电监会的,所以我们的电力体制改革更多地借鉴了英国的模式。
国家电力公司是被改的对象,比如说厂网分开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拆分,不仅仅是发电企业分离出...当时对电力体制改革比较有共识的首先是政企分开,把政府的职能从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里面剥离出来放到政府部门里面去;第二个是改革的模式,大家比较统一的看法就是厂网分开。
来源:国企管理2017-01-23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厂网分开”就是把电厂和电网分开,“主辅分离”,就是把电力企业的主业和辅业分离,“输配分开”,就是把输电和配售分开。
来源:国企管理2017-01-22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厂网分开就是把电厂和电网分开,主辅分离,就是把电力企业的主业和辅业分离,输配分开,就是把输电和配售分开。这12个字其实是为最后四个字竞价上网服务的。
来源:汽机人2017-01-10
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制;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公开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目标。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1-05
三是随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改革的推进,统一电力规划体系被打破,规划研究工作有所削弱,技术支撑有待加强。四是法律保障滞后。
来源:分析师2016-12-28
9号文明确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