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能能源”相关结果约11000+
      共享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共享储能本质是主观管理制度创造的需求,不是客观的电力系统技术或商业模式上的需求。...清华四川院低碳所研究员李姚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电力系统对于储能的需求与日俱增。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3月27日上午,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揭牌成立。《中国能源报》记者获悉,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能源集团”)3月27日上午在长沙揭牌成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7

      3月27日上午,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揭牌成立。《中国能源报》记者获悉,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能源集团”)3月27日上午在长沙揭牌成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6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去冬今春供暖季,全国储气库新增储气能力38亿立方米,近20年来增量首次突破30亿立方米,不断为天然气保供增添“底气”。...调峰能力不断增长完颜祺琪给《中国能源报》记者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中国石油所有储气库已停采,周期采气132天,采气量同比增加17亿立方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林水静)改造目标或可按期完成我国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工作已开展多年。...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2021年以来,全国煤电机组累计完成灵活性改造3亿千瓦以上。从改造量来看,灵活性改造已提前且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的改造目标。

      绿氢产业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力量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5

      我们期待,这次大会能够成为绿氢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和支持。...、清洁能源制绿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能源、交通、建筑、化工、冶金等氢能应用和绿色替代将越来越广泛,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预计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5

      国能源协会政策部门副主管亚当·伯曼表示,碳价走低程度确实令人担忧,英国将碳排放交易机制视为碳密集型行业强制脱碳的关键路径。...一方面,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给欧洲能源和经济带来冲击,欧洲对能源安全的诉求开始强于能源转型,导致化石燃料重新抬头。

      共享绿色<mark>能源</mark>新机遇 共创绿氢时代新未来—2024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5

      我们期待,这次大会能够成为绿氢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姜海氢基能源既属于“过程性能源”,又属于“含能体能源”可在工业、交通、电力、建筑领域等多元场景下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5

      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时,巴斯夫杉杉首席运营暨首席技术官彭文杰难掩兴奋之情,“参观过程中,总书记对我们新推出的产品和一些具体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向我们详细了解细节。”...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介绍,该项目承担多项国家创新示范任务,对于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升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意义。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4-03-25

      项昌乐表示,双方将加强沟通交流,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刘国跃指出,国家能源集团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具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多年来双方共同努力突破了以煤制烯烃、煤制油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战略性关键技术并实现工业化示范,提高了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5

      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围绕着生物质能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展开采访,并将国际上生物质能发展的状况介绍给读者。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在替代化石能源、助力能源转型等方面潜力巨大。

      “北极星杯”综合<mark>能源</mark>服务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仪式举行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21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中国能源机构转型按下加速键。...(天津)有限公司“双碳实践影响力企业”获奖单位名单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平高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晶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华龙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方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国网河南信阳光山县供电公司2024-03-21

      “践行‘两个更好’ 电靓革命老区”短视频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能源传媒“电靓和美乡村”优秀作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公司成功创建为信阳市新一届文明单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0

      《中国能源报》记者3月19日“打卡”2024年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核工展”),透过11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的创新技术和拳头产品,直观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带动力和吸引力。...展会现场,《中国能源报》记者看到,作为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全面提升的标志性工程,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示范工程、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国环流三号”模型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展区讲解员熟练地介绍堆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参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0

      不过,基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分布不平衡,对生产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而言,即使解除化工园区限制,或仍面临储运难题。...多位业内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允许非化工园区电解水制氢是推动氢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举措,突破了传统制氢模式,是在能源生产侧集中规模化制氢的有效方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了发电行业,交易品种也比较单一,而欧盟、美国的碳市场纳入了多个行业,这也是当前我国全国碳市场活跃度与欧盟的碳交易市场相比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表示,“固定成本比例”意味着补偿分年到位,2024—2025年为30%,即每千瓦仅110元。...(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杨沐岩)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容量电价机制的引入,让煤电企业看到了从“减发减收”转向“旱涝保收”的希望。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03-19

      《办法》顺应新的现实需要,体现了我国能源主管部门的科学精神。全额收购制度是《可再生能源法》确立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长期以来,全额保障性收购成为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一项关键制度安排。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参与起草的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碳合规业务团队合伙人赵舒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这将有助于形成合规披露的良好业态。...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中财数碳创始人ceo陈波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如今,企业碳排放管理越来越重要。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18

      为了发掘总结并交流推广各地能源转型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按照“优中选优、从严把握、宁缺毋滥”的原则,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优秀案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