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相关结果872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11-13

      行业层面也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发布煤矿瓦斯排放限值标准,出台补贴政策鼓励煤矿瓦斯回收利用,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垃圾焚烧处置大规模代替填埋等,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10

      例如,我国电力企业推动了大规模、低成本碳捕集示范工程;钢铁企业围绕ccus钢渣矿化利用、ccus耦合氢冶金等开展了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化工企业围绕低成本碳捕集、绿色甲醇制备等开展了项目示范;水泥企业积极推动水泥窑碳捕集示范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11-10

      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资源化利用和源头控制。二是坚持夯实基础。加强统计核算、监测监管能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三是坚持分类施策。...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表示中国将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11-09

      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资源化利用和源头控制。二是坚持夯实基础。加强统计核算、监测监管能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三是坚持分类施策。...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表示中国将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来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2023-11-07

      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绿氢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取得显著成效,力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规模达到300万吨。

      来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2023-11-07

      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绿氢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取得显著成效,力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规模达到300万吨。

      什么是短程硝化和短程反硝化?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3-11-07

      anammox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分解(产能)代谢,即以氨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两者以1:1的比例反应生成氮气,并把产生的能量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二是合成代谢,即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提供还原力,利用碳源二氧化碳以及分解代谢产生的

      来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2023-11-06

      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绿氢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取得显著成效,力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规模达到300万吨。

      湖北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加快推广应用煤化工装备智能化等绿色低碳技术装备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10-31

      引导传统煤化工企业实施节能降碳、节水减污改造升级,强化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标准引领和约束作用,加快推广应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煤化工装备智能化、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加快淘汰一批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10-27

      利用原阳县及平原示范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占地70.45亩,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 600 吨,项目总投资4.1554亿元。...本项目投产后,年可处理垃圾21.9万吨(设计入炉垃圾量),年可节约标准煤3.09万吨(按发电量折算)、减排二氧化碳8.09万吨。可产生电能1.05亿度。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10-20

      永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后利用城市垃圾作为燃料进行焚烧发电,发出的电力并入当地电网,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永新项目2020年4月15日开工建设,2021年7月29日投入运营。

      来源:北京市科委2023-10-11

      发展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储存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并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积极探索负碳与碳转化前沿技术,重点培育可能突破的技术点。二是加速升级迭代,推动低碳和零碳技术装备攻关。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10-11

      发展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储存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并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积极探索负碳与碳转化前沿技术,重点培育可能突破的技术点。二是加速升级迭代,推动低碳和零碳技术装备攻关。

      来源:广东能源集团2023-10-10

      微藻固碳项目利用微藻的光合作用来减排生物质电厂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实现负碳排放效益,再通过对固碳后的微藻开展资源化利用,有效提高了项目整体综合效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9-28

      甲醇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由焦炉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绿色亚运,就是要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9-25

      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二是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氢能利用、新型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工业绿色微电网、电能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

      来源:工信部2023-09-25

      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二是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氢能利用、新型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工业绿色微电网、电能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25

      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低碳甲醇,每年可生产11万吨甲醇,直接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3-09-21

      每生产一吨绿色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co,实现了co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相关设备及技术全球领先。...吉利参与建设的全球首个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厂已实现投产。

      兰州化物所多相热催化<mark>二氧化碳</mark>加氢转化获进展

      来源:中科院兰州化物所2023-09-20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廉价易得的c1资源。利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绿氢将co2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co2可持续化学转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