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碳排放”相关结果504
      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

      来源:TCL华星2022-12-06

      《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展现了全球碳排放现状与中国的双碳目标,对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发展及碳排放现状进行了梳理。

      国内首部《半导体显示产业碳中和白皮书》发布

      来源:TCL华星2022-12-06

      白皮书以全球碳排放现状和中国“双碳”目标为核心,根据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规模对碳排放现状进行了数据测算和特征分析;深度解析了半导体显示产业尤其是典型案例碳减排的实施方案;最后,白皮书基于产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21

      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全球碳项目预计,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06亿吨,几乎与2019年碳排放总量相当,比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时高出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21

      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全球碳项目预计,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406亿吨,几乎与2019年碳排放总量相当,比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时高出5%。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2-11-16

      当前,气候变化形势紧迫,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已升高1.2摄氏度,日益逼近《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研究表明,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碳排放的85%,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及挑战

      来源:现代化工2022-11-10

      2010—2021年全球碳排放总量及中国占比详见表1。2021年全球co2排放量363亿t co2,达历史最高水平。...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主体,应当积极履行并承担碳减排和气候变化的义务及责任。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11-09

      这场危机提醒各国政府,当前全球能源系统依然存在着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全球碳排放将在2025年达峰根据报告的分析,“气候政策和净零承诺促成能源价格上涨”的说法缺乏证据。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11-09

      这场危机提醒各国政府,当前全球能源系统依然存在着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全球碳排放将在2025年达峰根据报告的分析,“气候政策和净零承诺促成能源价格上涨”的说法缺乏证据。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11-09

      这场危机提醒各国政府,当前全球能源系统依然存在着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全球碳排放将在2025年达峰根据报告的分析,“气候政策和净零承诺促成能源价格上涨”的说法缺乏证据。

      运达股份与Tera Energies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运达股份2022-10-28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降低全球碳排放贡献力量。...tera energies是aden集团与eren industries、total eren共同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致力于提供绿色可持续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升新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三年16000辆!兴邦能源联合中盛国泰 助推氢能交通脱碳规模化发展

      来源:兴邦能源2022-09-28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交通运输领域是碳排放大户。中国碳排放占到了全球碳排放的27%,居全球第一,其中交通领域碳排放又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管控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对我国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8

      要实现“双碳”目标,全球平均用时53年,而我国只有30年时间,任务相当艰巨。全球碳排放中约有86.9%来自于能源领域,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又有约83%来自于化石能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5

      全球碳排放中约有86.9%来自于能源领域,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又有约83%来自于化石能源,所以,要实现碳减排,我们就要抓住能源这个主要方向,牵住“牛鼻子”。...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2020年,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总排放达到98亿吨。要实现“双碳”目标,全球平均用时53年,而我国只有30年时间,任务相当艰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5

      全球碳排放中约有86.9%来自于能源领域,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又有约83%来自于化石能源,所以,要实现碳减排,我们就要抓住能源这个主要方向,牵住“牛鼻子”。...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2020年,我国能源二氧化碳总排放达到98亿吨。要实现“双碳”目标,全球平均用时53年,而我国只有30年时间,任务相当艰巨。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2022-08-03

      nea在报告中指出,经验证,核能热电联产用于区域供热和海水淡化项目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可能会在减少全球碳排放方面发挥相当大的作用。...nea建议各国政府通过使用化石燃料替代品为碳排放买单,进一步推动核能区域供热项目开发。报告称,核能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0%,区域供暖要达到同等比例的市场渗透率,也没有任何障碍。

      施耐德电气全新一代Acti9直流及低压直流断路器正式发布

      来源:施耐德电气2022-07-15

      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双碳”目标成为了各行各业必须践行的目标。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电力行业(含热力)碳排放总量占比全球碳排放总量超过40%。因此,电力行业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环节。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解读: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来源:能源杂志2022-06-30

      能源消费的增加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增加。2021年的全球碳排放同比增长5.7%。其中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5.9%,接近2019年的水平。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2-06-27

      我国是全球碳排放大国,发展ccus技术,将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2-06-22

      由于全球碳排放成本上升,氢气和氢基燃料可能取代灰色氢气,这将增强沙特一系列产品的出口潜力。研究人员看到蓝色氢气(碳捕获)和绿色氢气(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两种氢气的技术和生产成本都在逐渐下降。

      来源:能源杂志2022-06-17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别占比43%、26%、17%,能源领域是推进“双碳”工作的主战场,攸关全国“双碳”工作全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