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分布式储存”相关结果1219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1-29

      在电能表掉电后,超级电容储存的电量能够支撑故障相关数据上报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服务低压故障主动研判抢修及故障无感抢修。...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观可测可控方面,国网福建电力扩展模块通信层协议,并优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监测功能,实现光伏发电客户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数据分钟级采集,智能研判、在线监测光伏发电设备运行状态。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28

      未来,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可能是两套体系并存:一个是以大电网为基础的“电-氢”体系,另一个是“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微网系统”。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是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微观上,如果加州每家每户配置10千瓦时的储能,就能比较好地平抑“鸭子曲线”,因为白天可以多储多用,晚上把储存的电释放出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当建筑能源系统遇到新型电力系统会发生什么?

      来源:浙电e家2023-11-28

      建筑能源系统与新型电力系统进行能源互济,变身成“能源调度员”,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储存能源,在电力需求高峰时释放储备的能源,巧妙地平衡了电网的需求和供应,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和谐。...建筑能源系统也像是一位能源大师,它运用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的分布式电网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共享,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11-27

      在农村地区,国网吉林电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推行新型供能、用能模式,提升乡村产业电气化水平。...该工程在合作社原有光伏板的基础上安装了一台锂电池装置,用来储存无法消纳的光伏电,在助力农业低碳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光储微电网与农村电网双重供电保障。

      广东惠城规模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月底竣工投产

      来源:惠州日报2023-11-25

      此外,项目采用全新一代柔性分布式液冷储能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模式进行峰谷套利,在追求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同时保障园区用电的稳定性。...经过试运行阶段数据测试,该储能项目每天能为企业储存、释放电能约1.6万度,利用电价峰期、谷期差额,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约300万元用电成本,缓解区域电网负荷压力的同时,也可作为企业的一个应急后备电源。

      逐光魔都!固德威储动2023SNEC储能展

      来源:固德威GOODWE2023-11-02

      同时,电池在非高峰时段储存多余的自发电能量,在电价峰值放电,实现最大限度自发自用,降低用电成本。...“第八届国际储能两会”依旧围绕着“光+储”、“新能源电动车”等主题,在光伏企业、分布式能源企业、电力设备企业等各个领域企业龙头的带领下开拓储能市场,加快储能关键技术发展。

      来源:河北人大2023-11-02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新能源的调查、规划、开发、建设、利用、储存及其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新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能源。...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并网容量、在建容量、拟建容量及分布区域等数据统计,定期公开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可接入容量,引导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式风力发电合理布局

      来源:能源新媒2023-10-25

      试想如果储能设施充足,在谷价时,储能设施储存过剩电力;在峰价时放电,无论对于光伏企业还是对于储能企业,都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类似于谷贱伤农的负电价现象则完全可以避免。...(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作者:叶知秋)分布式:户用光伏局部投资过热部分省份分布式户用光伏发展与灵活性调节电源、储能设施不匹配是中国分布式户用光伏局部过剩的两大重要原因。

      来源:太原市人民政府2023-10-24

      加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管理,工业炉窑生产工艺及相关物料储存等无组织排放环节实施密闭、封闭改造,提高无组织散发点废气收集水平。...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协同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持续推进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建设和应用,因地制宜推广地源热泵等清洁取暖技术,加快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在城镇供热中的规划应用,逐步扩大清洁能源建筑用能比例

      来源:太原市人民政府2023-10-20

      加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管理,工业炉窑生产工艺及相关物料储存等无组织排放环节实施密闭、封闭改造,提高无组织散发点废气收集水平。...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协同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持续推进太阳能光热、光伏一体化建设和应用,因地制宜推广地源热泵等清洁取暖技术,加快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在城镇供热中的规划应用,逐步扩大清洁能源建筑用能比例

      来源:白城市人民政府2023-10-17

      坚持集中式开发与分布式开发并举,统筹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建设,持续推进吉林西部国家级新能源保障基地建设。加快风光资源开发。...以白城化工产业园区为基础,强化与龙头企业合作,推进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吉电股份二期、上海电气绿醇、远景零碳氢氨等项目加快落地建设,积极探索氢能利用实践路径,打造以“可再生能源制氢建链、储存及运输强链

      《三明市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发布

      来源:三明市政府2023-10-17

      监测监控方面,建设全厂一体化环境管控平台,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重点工序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关键点位布设空气质量监测微站、运输车辆进出厂区口安装门禁及视频监控等,增加水泥窑尾氨污染因子在线监测(...四、主要指标要求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是指所有生产环节(破碎、粉磨、配料、熟料煅烧、烘干、协同处置等,以及原料、燃料和产品储存运输)的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及运输过程实施超低排放,完善监测监控设施,系统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解锁四星零碳工厂!横店东磁太阳能获TÜV南德认证证书

      来源:横店东磁2023-10-16

      企业需要从能源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碳捕集与储存、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综合规划,全面发力,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目标设定以后,通过建设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优化能源结构,使用绿色能源、碳抵消等方式主动降碳;在厂区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提高绿电使用占比,实行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设备,精细化管控,避免设备的无效运行功耗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10-07

      建立在源网荷储全环节海量数据实时汇聚和高腰处理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时效性要求,需要统筹提升感知采集频率以及计算算力、网络通道和安全防护。...(1)多源配网运营:随着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和多样化负荷的接入, 城市配电网将呈现出“有源”、“多向”、“双高”的特征。未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25

      分布式电氢制充注一体站等。...“在电网侧,应用场景包括氢储能电站等,能够用于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负荷侧应用场景包括分布式网电制氢、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自发自用与网电联合制氢、分布式氢能热电联供、

      来源:海口市发改委2023-09-08

      鼓励支持氢能发展应用,支持引入先进制氢企业,加强氢能制取、运输、储存、利用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超前布局加氢基础设施。...坚持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多场景开发利用太阳能,并配套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与建议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9-06

      若结合beccs(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生物质还可实现负碳排放。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量约4.61亿吨,实现碳减排量约2.18亿吨。...二、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一)分布式冷热联供能源站依托城市蒸汽管网,开发基于蒸汽供热、蒸汽溴化锂制冷、余热回收热水为核心的分布式冷热多联供能源站,在能源站的有效覆盖范围内,为区域的公共建筑

      投运4年收益超2亿,这个储能调频电站如何做到的?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9-05

      其中,aqua系列产品作为科陆的旗舰新品系列,覆盖集中式和分布式...科陆电子海丰项目负责人张明星表示,“而且,针对项目运行4年所储存的大量调频运营数据,我们通过云平台等系统不断进行分析、提供运维指导,持续对设备进行测试优化,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水平、提升了电站响应效率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8-25

      此外,国网湖北电力还在武汉泛海cbd换电站试点建设削峰填谷与电力需求响应示范项目,配置分布式一体化储能系统。该换电站可根据电网需求响应灵活储存或释放电能。

      2025年全面完成 三明市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三明市生态环境局2023-08-15

      监测监控方面,建设全厂一体化环境管控平台,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在重点工序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关键点位布设空气质量监测微站、运输车辆进出厂区口安装门禁及视频监控等,增加水泥窑尾氨污染因子在线监测(...四、主要指标要求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是指所有生产环节(破碎、粉磨、配料、熟料煅烧、烘干、协同处置等,以及原料、燃料和产品储存运输)的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及运输过程实施超低排放,完善监测监控设施,系统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