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多电源融合”相关结果1419
      对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初步认识与未来之思

      来源:中国电力2024-03-25

      其中,我特别关注到加强电网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以及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等具体举措,这对于解决电网建设外部环境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积极探索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准确把握上级对配电网发展的要求,提升配电网建设标准化管理,对于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9

      福建省有多种地形,存在多类型供电区域,电网末端场景丰富。随着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多元新型负荷大量接入配电网,新能源电量的就近消纳需求增大。...国网福建电力因地制宜布局了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深化柔性直流、交直流混联、配微协同运行控制等技术应用,已投运10个适应城镇、海岛、园区、乡村、校园等多类型的微电网(群),服务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来源:国网新疆经研院2024-03-18

      分阶段来看,近期新疆将以加快抽蓄和电源侧电化学储能建设为主,同步引导扩大压缩空气和光热储能规模,支撑新能源基地建设;中期推进抽蓄融合大容量、超高水头以及新能源联合运行技术,压缩空气与多种类型的电源进行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华电2024-03-18

      襄阳燃机公司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创新破局解困,千方百计寻求多气源保障,抓紧抓实长协合同落地,主动争取经营利好政策支持,开拓增量热力市场,狠抓提质增效,探索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盈利模式,全力以赴控亏扭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4

      激活关键要素价值,推动电力流、业务流、数据流、价值流等多流合一,多形态、多主体协同互动,强化大范围柔性互联、新能源广域时空互补、多品种电源能量互济。发挥新型电网功能价值。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应用场景、补贴激励等方面完善需求侧响应制度框架;电“储”广泛布局应用持续推进,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多机组类型、多时间尺度储能技术逐渐落地。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新业态提出要明确其市场准入、出清、结算标准,研究设计适宜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健全多时间尺度和多层次电力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为工商业电力用户与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等新主体、新业态开展直接市场交易创造条件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3-08

      为加快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亟需加快推动光储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在双碳目标战略引领下,我国光伏发电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第二大装机电源。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电网消纳、新能源与用电负荷时间和空间不对称性等问题愈发突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28

      这些项目以基地型规模化开发为重点,突出“三线一带”深化布局,并深入实施“四化”开发模式,即推进北部风光火储一体化、东部沿海风核智慧能源多元化、西南水风光一体化、中东部风光荷储多场景融合化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2-27

      “沙戈荒”地区大力推广的“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基地,将中东部地区的用电需求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对于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探索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高度融合一体化发展路径具有先行示范和推动作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2-27

      “沙戈荒”地区大力推广的“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基地,将中东部地区的用电需求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对于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探索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高度融合一体化发展路径具有先行示范和推动作用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27

      截至2023年,我国抽蓄、燃气等传统调节电源装机占比仅为6.0%,规模仅为新能源的16.8%;美国、西班牙灵活电源占比分别为49%、34%,是新能源装机容量的8.5倍、1.5倍。...目前,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化工技术(p2x),制氢、制氨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新兴技术多处于技术探索、示范应用阶段,规模化、商业化部署主要受成本高、能耗大、可靠性差、商业模式欠缺等因素制约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3

      另一方面,提升各级电网对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汇聚融合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要统筹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规划,加强常规电源及网架结构配套建设的协调,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布局、规模及时序。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2-23

      从要素来看,数智化坚强电网涵盖电力流、业务流、数据流、价值流等多流合一,多形态、多主体协同互动,大范围柔性互联、新能源广域时空互补、多品种电源能量互济。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21

      电网需要注重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多层级电网有机衔接,增强电网承载能力,提升防灾抗灾水平。加快大电网骨干网架升级,可以提升能源电力供应保障能力。...要坚持量率统筹协同,就地就近平衡,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分布式电源,鼓励具备自平衡、自安全、智能化、经济性特征的分布式电源发展,并差异化配置储能或购置共享储能,提升网源协调能力。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五大价值”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21

      三是充分挖掘数智化电网有效融合多方资源能力,以自主自治方式应对突发事故。发挥电网互联互通互济优势,调动电源、负荷、储能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聚沙成塔,抵御小概率、高风险突发事故冲击。...通过智能化并网、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等举措,实现分布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等配网新要素友好接纳、即插即用,推动微电网集群化、多能化拓展。二是依据用户画像,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电网服务。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三大内涵”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19

      三、准确把握数智化坚强电网的要素内涵:电力流、业务流、数据流、价值流等多流合一,多形态、多主体协同互动,大范围柔性互联、新能源广域时空互补、多品种电源能量互济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深入推进,各类要素内涵不断丰富

      来源:河南电力交易中心2024-02-18

      预计今年我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成为全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加快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深度融合发展,是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之一。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06

      另一方面,提升各级电网对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汇聚融合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要统筹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规划,加强常规电源及网架结构配套建设的协调,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布局、规模及时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5

      同时,持续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省级融合集群试点,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统筹推进电源、电网、储能、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绿电装机占比达85%;新投产电源项目装机1200万千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