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日本新能源”相关结果8851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5

      松下曾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但是目前已经被中国的宁德时代取代,并被比亚迪、lg新能源反超。...除了斯巴鲁外,松下此前与另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达成合作。去年6月,马自达汽车和松下表示,同意就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讨论。

      来源:吉电股份2024-03-2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8日,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伊藤忠)执行董事石桥忠一行到访吉电股份。...通过会谈,石桥忠对双方未来合作前景充满期待,并表示,将会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在新能源项目开发、生物质综合利用、发电厂掺混绿氨等方面与吉电股份深化合作。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2

      此前,国轩高科电池回收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建成后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生产能力将达50gwh/年;同年3月,国轩高科与日本爱迪生能源达成合作,双方将开拓日本储能和回收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法规还要求:对在当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所报废的旧电池,必须运回汽车生产地进行回收处理。

      来源:起点锂电2024-03-15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从最早的“三国混战”(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企业平分秋色)逐渐转向“中韩争霸”。从排名来看,宁德时代1月装车量排名全球第一,同比增长88.1%,市场份额为39.7%。...lg新能源还宣布,公司计划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虽然比其他公司会晚一些,但技术上追求更高的目标。此外,lg新能源也把锂硫电池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来积极开发,计划2027年开始投入量产。

      来源:风电世界2024-03-05

      毋庸置疑的是,虽然与光伏组件同属新能源设备,但风电机组的研发与生产门槛颇高。在2010年前,我国曾有80余家企业宣布要生产风机,到目前有市场业绩的只剩下10家左右。...这样激烈的价格战,将日本企业赶出了越南市场,可也使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效益堪忧。为压缩成本,企业开始使用廉价材料和零部件,产品质量显著下降。

      2024年上半年企业清洁能源采购市场展望:再创新高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2024-03-04

      在企业需求上升和证书最低价格下调的推动下,日本最新一次竞价中绿证成交量达到创纪录的8.5twh。与购电协议不同的是,中国的绿电交易在2023年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49twh。...ppa规模——创下新高8.8gw亚马逊在2023年购买的清洁能源规模——超过任何其他公司2.4gwengie在2023年通过购电协议向企业出售的清洁电力——比其他任何开发商都要多(来源:微信公众号“彭博新能源财经

      展会直击 | 中清光伏2月份全球四大展会高光时刻

      来源:中清光伏2024-03-01

      让我们一睹为快~中国 济南展位号:4号馆 dt222月29日,2024 第十九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山东)新能源与储能应用博览会在山东济南精彩开幕。...中清光伏qnsolar本次携n型topcon高效矩形电池片、海上光伏组件、针对地面电站的大板型高功率组件、分布式场景应用的全黑美学组件等产品及全场景新能源解决方案重磅亮相济南展。

      来源:人民网2024-02-29

      《日本经济新闻》曾报道称,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的专利数量占全球有效专利总数的50%以上,日本、美国、韩国和法国则分列第二至第五位。...未来,在两三轮电动车、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钠电池将成为锂电池技术路线的有力补充。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江淮钇为交付全球首款钠电池车。

      国际进程 | 春日逐光 一道新能携DAON矩形组件、轻质组件闪耀<mark>日本</mark>国际智能能源周

      来源:​一道新能2024-02-28

      2024年,一道新能全球化步伐持续推进,作为今年首场在亚洲区域亮相的国际性新能源展会,展台现场络绎不绝的参观客户和观众表示了对一道新能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日本光伏产业发展起步较早,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太阳能理念及产品的不断普及,日本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也保持着稳定增长。

      蜂巢能源与泰国Banpu NEX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储能、电芯、回收的本地化布局

      来源:蜂巢能源2024-02-28

      ,以此满足泰国的政策要求,为在2026年起在泰国实现本地化电池生产做准备;扩大双方业务合作范围(“电芯项目”),进行资源充分共享,积极开发储能系统项目,以扩大双方订单合作区域,将市场从泰国扩大到东盟、日本...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推动泰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中国风能这一年》| 明阳集团张传卫:创新智造赋能绿色新质生产力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02-23

      与巴斯夫战略合作共建中德首个海上风电场,为灯塔工厂提供100% 绿电及零碳解决方案,为日本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装备全部并网发电,在 cop28向世界贡献中国创新和方案,让智慧能源普惠全球!...一场气势磅礴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席卷全球:新能源的大赛道、大产业集群及生态,正带动矿产、汽车、船舶、钢铁等一大批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经济新体系、产业新支柱。

      2023动力电池海外市场份额争夺战:宁德时代紧追!比亚迪狂飙

      来源:电池网2024-02-20

      日本松下排名第三,以44.6gwh装车量,同比增长26.8%的速度,在2023年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市占率达14%。...除了海外电池装车量数据,此前,sne还公布了2023年全球(包括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

      EVTank: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865.2GWh,比亚迪超过韩国LGES排名全球第二

      来源:EVTank2024-02-06

      根据evtank统计数据,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前十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韩国企业占据三席,日本企业占据一席。...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01

      事实上,除了日本企业,韩国的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以及欧美的电池厂商、汽车厂商等也都在加大磷酸铁锂电池的布局力度。...该公司正在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的研发机构进行开发,并希望借此降低20%-30%的成本。日本企业曾经长期固守三元电池技术路线,但是近年来也逐渐改变了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傲慢与偏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6

      该报告认为,氢能应优先用于没有其他脱碳手段的领域,直接使用其他新能源就可实现高效减排的领域,不应过分依赖氢能。...◆掺混是否清洁存争议日本对氢能应用布局较早。日本自然能源财团曾发布报告对日本的氢能战略作出分析。

      欧阳明高:警惕固态电池带来颠覆性变革

      来源:NE时代新能源2024-01-23

      早期,固态电解质采用氧化物,日本叫酸化物,但是由于材料稳定性较差,没有进一步发展,被放弃了。另一个就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初期和二期的硫化物表现也不是很好,真正爆发的是第三期硫化物。...1992年液态锂离子电池发明后,迅速产业化并在2000年后逐步应用于电动汽车,引发了新能源汽车革命。近十年来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代表的新型固态电解质发展迅猛,离子电导率赶上甚至超过液态电解质。

      工业脱碳:2024年值得关注的趋势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2024-01-22

      60万吨目前最大氢基炼钢厂的产能12%日本废钢价格相比2022年的跌幅1,120万吨/年彭博新能源财经跟踪的已宣布直接空气捕集总能力...(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彭博新能源财经 id:bloombergnef)碳封存可能会有所缓解。2024年,随着美国为二氧化碳封存场址获批设定新的目标,碳捕集的许可问题预计将有所缓解。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1-19

      日本绕开目前全球主流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技术,政府和企业齐上阵强攻固态锂电池。...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目前已占据全球68%的固态电池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其固态锂电池技术和产品已基本领先我国2-3年,有望在2028年左右即可进入规模化的生产和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9

      我们预测,未来三年,中国储能技术将会领跑全球,中国绿氢产业将会赶超日本。第三,沈阳市、辽宁省在这轮新工业体系转型中优势尽显、前景可期。...远景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系统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

      建设5个氢能项目!海口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征意见

      来源:海口市发改委2024-01-18

      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氢能与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及商业化应用迅速发展,制、储、加氢等环节技术持续创新,并掌握了氢能利用各环节核心技术。...全岛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政策有利于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并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供市场空间;自贸港独特的双“15%”优惠政策、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以及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将大幅降低氢能企业生产贸易成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