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相关结果1091
      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11-12

      参会专家分别围绕核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核电后续发展、核能与核医学、核聚变、核能发展战略、核能数字化等议题发布前沿研究研究进展,开展圆桌论坛,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探讨核能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核集团2024-11-07

      2023年12月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已经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中国环流三号作为iter卫星装置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开发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

      来源:中核集团2024-11-05

      将数字化算法与核聚变工程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开创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核聚变领域的全新应用篇章。...下一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将继续深入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助力“中国环流三号”实现更高参数提升,为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应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2024-11-05

      2024年11月4日,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织签署了真空室模块坑内组装(smpa)合同。这是继2019年9月30日签署的主机安装合同、2024年2月29日签署的真空模块式组装合同之后,中核工程联合体与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9-30

      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核能技术迈向新高度,为全球核能应用开辟了崭新路径;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成为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非油气+石化,怎样耦合转型?

      来源:能源新媒2024-09-24

      2.2核裂变和核聚变稠油是粘度高、比重大的原油。稠油的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其特性导致流动阻力大,举升困难导致难开采、能耗高。一般会使用热力开采法、蒸汽吞吐法、电热法等方法进行稠油开采。

      加快发展新型储能!长三角区域征集2024年长三角区域未来产业地方标准项目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4-09-12

      文件提出,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4-09-11

      作为前沿颠覆性技术,核聚变是大国竞争的重要赛道,所以国际上普遍聚焦于核聚变在本世纪中叶走向商业。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核聚变的发展,国资委已经在去年将其作为未来能源产业重要方向之一。

      来源:中核集团2024-09-05

      9月3日,中核集团总经理申彦锋在中核工程会见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iter项目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申彦锋表示,中核集团愿与iter组织在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合作、设施平台共享等多个方面继续深化全方位合作,共享核能技术发展经验,为推动核聚变能源技术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陈愚:能源安全新形势下的气电发展前景——兼论支撑性电源何时达峰

      来源:电联新媒2024-08-28

      我国在运的商业反应堆均为热中子堆(裂变能),快堆(裂变能)的实验堆已投产,可控核聚变尚在研发之中。...路线一:核聚变核能是已知的能量密度最高的能源,可用于民用、军事、太空探索等,是具备战略价值的终极能源。1983年,我国确立核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2024-08-19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实验项目,肩负着推动核聚变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使命,中国在项目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承担了重要环节的技术研发和工程任务。...双方围绕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实验堆(iter)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探讨,并参观了主机安装大厅。

      来源:人民日报2024-08-16

      同时,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核能供热、供汽、制氢等综合利用,核医疗等核技术应用,核环保、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市场需求、发展潜力、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核聚变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铀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更高的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研发示范和商业应用,超前布局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抢占世界核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高质量供给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8-16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核聚变研究在从治疗癌症到电动汽车的优质电池等各个领域都有潜在的巨大实际应用。...他说:“这对核聚变商业化的使命至关重要。”目前,聚变衍生技术在四个关键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推进系统聚变反应堆必须做的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是将气体限制在1亿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足以熔化任何材料。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4-08-15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快堆和聚变堆的发展,在核能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力争在本世纪中叶,让核聚变在我国点亮第一盏灯。”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则表示,核能“三步走”是核能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论坛上表示,核能“三步走”战略符合国际核能发展趋势和我国基本国情,“人们对受控核聚变充满期待,它将给我们带来能源的未来。

      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竞争的国际趋势及启示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8-05

      【摘要】碳中和进程中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及发展,成为全球技术竞争和博弈的焦点。欧美等国在清洁能源创新竞争中的本土化和保守化转向日益明显。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竞争的新形势新动向为各国和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启示。为实现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8-05

      核聚变技术全球竞赛中,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技术项目iter现在笼罩在阴霾之中。为了产生核聚变所需的热量,一个被称为托卡马克的甜甜圈形反应堆将利用磁场来容纳氢核等离子体,然后被粒子束和微波轰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29

      通过材料创新支撑新型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可控核聚变、半导体电网等技术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7-25

      但对天然气供需影响有限国内油气生产平稳增长行业资讯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油气开发取得积极进展东南地区再添天然气大动脉西南地区最大地面储气调峰基地一期投产俄气将于2027年通过远东线对华出口天然气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七涨企业动态中国石油入局核聚变中国石化开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7-19

      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介绍,根据我国核聚变发展路线规划,将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来源:中国石油2024-07-17

      核聚变能具备辐射小、无碳排、自限性等优势,被认为是人类终极清洁能源,业界对可控核聚变行业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近年来,核聚变产业链投资额明显增长。...近期,中国石油入局核聚变领域。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下称聚变新能)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合肥科学岛控股有限公司,两者各自出资29亿元、持股比例均为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