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储氢”相关结果215

      来源:上海市发改委2023-06-27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有机液态储氢”技术于今年初已在本市金山区碳谷绿湾落地,也是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加注一体化装置,项目由中国化学建投集团牵头,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2亩。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05-30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围绕我国“双碳”发展目标,布局和谋划氢能项目发展,积极开展氢液化装备、液氢储运、加氢站、车载液氢供气系统及氢能装备检测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了国内首座商用氢液化工厂,建成国内首座液态储氢加氢站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5-26

      现代化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70 航空动力研发及制造配套产业园项目71 航空创服中心一期72 泾河丰茂智能制造产业园73 西工大超晶航空发动机部件项目74 泾河原点生命研究中心项目75 瀚锐氢能有机液态储氢技术暨氢储能产业化综合示范基地

      来源:广州供电局2023-04-06

      “相比于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的体积储氢密度高、充放氢压力低、安全性好、可跨季节长周期存储。”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卢彦杉介绍。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3-31

      此前的储氢方式不是气态就是液态,气态储氢存在气压高、易燃易爆的风险,液态储氢要求温度低于零下250℃,成本极高。...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固态储氢开发项目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实现并网发电。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3-27

      固态储氢与目前的气态和液态储氢方式不同,它是在常温下,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让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存储,储氢的压力是2—3兆帕,升高合金的环境温度就可以释放氢气。

      来源:央视网2023-03-27

      固态储氢与目前的气态和液态储氢方式不同,它是在常温下,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让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存储,储氢的压力是2—3兆帕,升高合金的环境温度就可以释放氢气。

      氢能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来源:南方能源建设2023-03-13

      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重点是安全、低成本地提高质量储氢率问题。...随着作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与化工生产耦合媒介,对大规模、低成本的储运方式日益迫切,有管道输送、大型储氢罐、地下岩穴储氢等。

      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2023-03-10

      发挥雅安电力优势,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化工副产品纯化制氢装备、可再生能源绿色制氢装备,积极发展高压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复合储氢储氢装备制造,引进和培育氢气控制柜、高压氢燃料加注设备、加氢反应器

      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3-03-07

      通过近三年的研究,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突破了液态储氢加氢站总体设计技术,形成液态储氢—增压汽化—高压氢气加注总体技术方案,解决了液氢在加氢站内运用的工艺实现和运行策略问题。...依托液态储氢加氢总体技术形成的整站工艺包成果,成功应用于浙江石油虹光(樱花)全国首座液氢油电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02-07

      据外媒报道,ship-ah2oy将应用兆瓦级液态有机储氢lohc技术的绿氢,在船上开发和应用零排放推进技术。欧洲气候基础设施和环境执行机构已拨款1500万欧元支持该为期5年的项目。

      来源:高工氢电2023-01-18

      押注固态储氢氢能储运作为氢能产业的中间环节,对氢能的商业化运营极为关键。现有的氢储运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材料储氢及有机液体储氢四种。

      来源:四川省发改委2023-01-11

      推进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复合储氢系统研究。研制70mpa级制氢加氢智能一体化装备。开展长寿命、低铂载量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技术攻关。开发百千瓦级到兆瓦级发电模块系统。

      来源:四川省发改委2023-01-11

      推进高压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复合储氢系统研究。研制70mpa级制氢加氢智能一体化装备。开展长寿命、低铂载量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技术攻关。开发百千瓦级到兆瓦级发电模块系统。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12-27

      该项目将在云梦盐化工产业园扩能建设甲醇制氢生产线,配套建设常温常压液态储氢、提纯、充装等装置,同时在县内建设两座1000kg/12h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12-20

      据悉,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液态有机载体的储运氢和打造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

      大规模地下<mark>储氢</mark>技术研究展望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25

      储氢技术作为氢气“制”和“用”环节之间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是目前主要的4种储氢技术,其中主流方式还是高压气态储氢

      来源:能源情报2022-11-10

      2019年建成我国首个液态储氢加氢测试平台,与清华大学、北汽集团等单位合作联合研制了我国首台液氢重卡,研制完成的我国首套车载液氢供气系统搭载整车试行成功。...据运载试验技术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高婉丽介绍,“该站位于浙江平湖市樱花小镇,整站占地面积2000平米,设有一套14立方米的液氢储罐,两套90兆帕的高压储氢瓶,一套35兆帕液驱压缩机以及一台35兆帕的双枪加氢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7

      储氢更复杂。当前,氢能的存储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化学品储氢等,几种储氢方式各有优劣。

      河北唐山:探索培育“海上风电+氢储能”一体化 应用新模式 鼓励“海上风电+氢氨”融合”

      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2022-10-13

      围绕氢储能,培育加速压缩机、加注设备关键阀体和高压件等氢气加注装备产业链,推动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发展与新材料产业化。原文如下:...培育加速压缩机、加注设备关键阀体和 高压件等氢气加注装备产业链,推动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发展与新材料产业化。逐步形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互融合的电力系统储能体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