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11-14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恰逢其时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出台,可以有效缓解煤电企业固定成本回收的问题,合理有效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能够确保电力投资的合理回报,保护电源投资的积极性,保持电力系统的充裕性与可靠性,从而保障电力市场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来源:能源新媒2023-11-14
容量电价机制的目的是促进调节支撑性电源投资,保证负荷最高峰出现时具备足够的供应能力而避免限电停电等事件出现。...光伏、风电、核电等类型电源也未必不能纳入容量补偿受益范围内。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14
所以,仅仅依赖现货市场这一相对“短视”的定价机制形成的价格信号,通常难以满足电源投资激励的需要,无法保证发电容量的充裕性。...自此,煤电成为继抽蓄、气电后,又一全面实行容量电价的电源主体。
来源:中电联2023-10-26
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5538亿元,同比增长41.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4920亿元,同比增长44.7%,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88.8%。
来源:金风科技2023-10-19
“双高”电力系统转动惯量持续下降,调频、调压能力不足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金风科技发布构网型机组2.0产品,通过采用风储一体化设计、自建电压、高倍支撑与产品集成等方式,增强电网强度和调频调压能力,减少主力电源投资与控制设备种类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9-19
市场限价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机组固定成本回收,以此保障电源投资积极性,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要求。规范市场结算方式。结算是市场规则的核心,关系到每个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07-26
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一是电力投资同比增长32.2%,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8.6%。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7-10
(数据来源:中电联)图6-3 2013—2022年不同能源新增装机情况4 核电投资额再创新高2022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7.7%,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来源:中电联2023-07-10
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电源投资加速释放,电网投资维持较高水平。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2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3%。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07-07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6-20
2022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达12220亿元,同比增长13.3%,为近十年最高水平。2022年电源投资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208亿元,同比增长22.8%。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5-24
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属于政府价格政策,目的在于保障各类电源投资成本回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用户可靠用电。原则上,容量补偿费用应向用户进行疏导。...两种机制价格信号均能够激励电源投资建设,相比容量市场机制,稀缺电价机制产生的高电价存在社会接受度低的弊端,以容量补偿起步,逐步建立、完善容量市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来源:中电联2023-05-04
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1140亿元,同比增长62.8%,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90.2%。
来源:能源新媒2023-04-28
而有关研究发现,加强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调度有利于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减少不必要的电源投资。...报告认为华东地区如果将系统平衡区域从省级扩大到区域,可以一次性避免新建超过3000万千瓦可控电源,节省约900亿人民币的投资。在华中地区,也可以通过这式节省11%的新增装机需求。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4-18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南都电源控股企业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来源:电网头条2023-04-04
如通过虚拟电厂压降尖峰负荷365万千瓦,可节约常规电源投资110亿元、配套电网投资数十亿元。...更绿色使用虚拟电厂调峰,可以减少电网和尖峰电源的建设,提高电网设备使用效率,促进新能源消纳,达到降碳减排的目的。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3-20
电力投资持续攀升,电源投资占比增加,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过半,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并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布局建设一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电联新媒2023-02-28
因此,适时探讨应用提供空间信号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机制,使之与电力批发市场价格协同作用,共同引导新能源电源投资主体优化投资时序,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平稳、高效建设,这在新时期显得尤为必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建设,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新能源机组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和为容纳新能源电源接入产生的共用输配电网络投资需求将逐步提高,考虑到新能源电源在不同厂址接入对电网运行和投资成本的影响不同,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