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硫化锂”相关结果66
      小分子固硫新技术助推高性能锂硫电池发展

      来源:浙江基础研究院2018-05-16

      图2(a)多硫化锂溶液中滴加蒽醌分散液的溶液颜色变化图, (b)多硫化锂-蒽醌复合物的xps图,(c)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d)多硫化锂-蒽醌复合物的原位x射线表征图。

      深度解读后锂离子电池技术展望(下)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03

      (2)多硫化锂穿梭效应:在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长链多硫化锂li2sx(4(3)体积膨胀问题:硫在完全充电转化为硫化锂时,体积膨胀达76%,容易引起正极材料的结构被破坏,影响活性物质

      固硫新技术助推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发展

      来源:X-MOL2018-03-19

      (a)多硫化锂溶液中滴加蒽醌分散液的溶液颜色变化图;(b)多硫化锂-蒽醌复合物的xps成像;(c)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d)多硫化锂-蒽醌复合物的原位x射线表征。...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有机小分子助力的固硫新机制,即通过在充放电过程中小分子蒽醌与可溶性多硫化锂发生化学性吸附,形成无法溶解于电解液的不溶性产物,从而实现对活性物质流失的有效抑制,显著地增加了电池的寿命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1-05

      ,顺浓度梯度跨越隔膜向负极迁移扩散,与负极发生反应,反应产物短链多硫化锂和不溶于电解液的li2s及li2s2由于浓度梯度的作用重新扩散回正极,被氧化成长链多硫化锂。...随着循环的持续进行,电极易出现粉化现象,影响充放电的工作循环;③反应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i2sn,1n8)导电性差,附着在电极表面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深层次进行,使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变差;④充放电过程生成的可溶性高氧化态长链多硫化锂溶入电解液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12-28

      硫电极放电的时候不是直接生成硫化锂,而是逐步被还原,伴随多硫化锂中间产物的生成;多硫化锂会溶解在电解液中,发生溶解流失。...溶解的多硫化锂一方面会扩散到负极还原、再在正极氧化,产生穿梭效应,导致低库伦效率和高自放电;另一方面,溶解的多硫化锂在充电过程中还会在正极表面优先沉积,导致电极因表面孔堵塞而失活,因此,电极循环性能很差

      石墨烯应用未来路在何方?剑桥、麻省理工科学家这样说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10-23

      石墨烯纳米胶囊促进锂硫电池商业化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阴极结构硫化锂电池,这种阴极由包覆多层石墨烯的二硫化锂纳米晶体组成。...3d石墨烯上的镍钴硫化物核/壳结构用于超级电容器镍钴硫化物的三维核/壳结构是在石墨烯上使用一系列水热步骤进行纳米工程而生成的,而用于生长核壳结构的石墨烯是在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cvd上生长的。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2017-08-09

      而更先进的硫化锂电池技术则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且并不愿意轻易出售。

      来源:腾讯数码2017-07-26

      研究人员说,如果是硫化锂电池就可以达到350wh/kg。不过全球只有少数电池企业能够开发硫化锂电池,所以现在硫化锂电池还没有商用。...sionpower是一家美国企业,它在可充电硫化锂电池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是一家领先企业。这家公司正在开发650wh/kg电池,不过它不愿意将产品卖给海外企业,主要是怕技术泄露。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7-26

      业内普遍将锂硫电池作为化学储能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一直以来,锂硫电池面临多硫化锂飞梭效应和金属锂界面不稳定的关键挑战。...锂硫电池是将金属锂和单质硫组成电池,其理论比能量可以达到2600wh/kg,是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理论比能量的35倍。

      来源:英特尔中国2017-06-05

      在其他替代品(比如氢气和硫化锂)试验使用的同时,锂电子,和锂聚合物,仍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逐渐增加的电动汽车使用的主流技术。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2017-03-09

      但是锂硫电池在走向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硫和放电产物硫化锂的低电导率、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可溶性多硫化物在正负极间的穿梭效应等,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为此,研究人员提出构建具有化学锚定多硫化物的碳基复合材料电极的研究思路,将碳纳米材料和具有化学锚定多硫化物功能的高导电金属氮化物相结合,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氮化钒纳米带负载在三维石墨烯基体上,以多硫化锂作为活性物质填充在石墨烯与氮化钒复合材料集流体的三维孔道中

      解析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现在和未来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2-06

      图2a.常见的正极材料电位和克容量值(lfsf-氟化铁酸锂铁,lts-硫化锂钛)b.转化型正极材料的电位和克容量值c.常见的负极材料电位和克容量值d.所有的正负极材料电位和容量的均值图3一般情况下增强电池材料性能的策略如上图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6-12-26

      1、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溶解 ( li2sx , 3 x 8 ) ,产生复杂的歧化反应,发生穿梭效应,造成大量自放电,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降低,出现不可逆容量衰减;2、单质硫与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电导率低,

      来源:中国工业网2016-06-30

      但这种电池存在的问题是,放电反应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容易溶解于电解液,因此,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溶解的多硫化物离子会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穿梭效应),反复发生这种反应会导致电池容量劣化。

      来源:纳米人微信2016-05-26

      同时,高温环境也会加速多硫化锂在电池中的溶解问题,引发更为严重的穿梭效应。这些问题会导致采用醚类电解液的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无法实现高能量锂-硫电池的市场化应用。...但由于多硫化锂与碳酸酯溶剂的大量副反应,大多数锂-硫电池无法采用此类电解液。因此,如何实现高温锂-硫电池的安全性却是该领域研究中长期困扰的课题,这也成为锂-硫电池能否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关键。

      来源:材料牛2016-04-13

      图2(a)cv曲线,两个阴极峰反映了硫生成长链多硫化锂,随后转变成短链多硫化锂的过程,两个重合的阳极峰反映了多硫化锂转变为硫的逆过程。...图4(a)s,多硫化锂和li2s分别与mno2联接的最优构型示意图;(b)化学键能量图,表征锂化过程多硫化锂与mno2的联接强度。最后,本文对电池性能专门做了一个研究。

      来源:材料牛2016-04-12

      他们发现用litfsi做电解液的锂硫电池当中,锂原子被硫原子束缚,在电极表面形成硫化锂(lisx)。而用lifsi做电解液时, 则形成硫酸锂(lisox)。...通过计算两种锂的化合物的结合紧密度,他们发现锂硫化物容易破裂释放锂。然而,硫酸锂是很难分开的,因此硫酸锂当中的氧元素是罪魁祸首。"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11-18

      锂/硫电池组的硅阳极依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涉及到怎样与锂相兼容,方法包括工业可行的预处理锂化工艺,或者用硫化锂代替硫阴极。在过去的十年中,氢气燃料电池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

      来源:电缆网2015-11-16

      锂/硫电池组的硅阳极依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涉及到怎样与锂相兼容,方法包括工业可行的预处理锂化工艺,或者用硫化锂代替硫阴极。在过去的十年中,氢气燃料电池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

      来源:盖世汽车网2015-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跃钢课题组自主研发设计了原位扫描/透射电镜电化学芯片,实现了其对硫化锂(li2s)电极充电过程的实时观测;在充分理解li2s充放电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高氮掺杂石墨烯负载硫化锂材料作为电池正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