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测算”相关结果79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半月刊)2022-09-09

      以外贸出口重点行业为重点,在户外家具、椅业、纺织业、生态农业等8个特色产业开展调研,统筹考虑产业出口低碳需求度、减排效果明显度、生产工序的难易度、产品碳排放测算的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在湖州绿色产品认证试点产业的基础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01

      作者率先测算了中国各省域工业部门的排放效率、减排潜力以及提高排放效率获得的可能经济收益,完备了排放需求与碳配额合理分配的科学评估方法,发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碳排放回弹效应水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5-10

      项目组自主构建了湖北电-碳联动模型,通过历史碳排放数据和电力数据的关联关系,计算出更具时效性的碳排放数据。“利用电力数据进行碳排放测算只是我们的基础工作。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5-10

      项目组自主构建了湖北电-碳联动模型,通过历史碳排放数据和电力数据的关联关系,计算出更具时效性的碳排放数据。“利用电力数据进行碳排放测算只是我们的基础工作。

      来源:泰达低碳中心2022-04-22

      (一)做好碳排放测算。企业要摸清自身碳排放情况,依托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系统梳理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碳足迹,掌握各工艺环节、重点设备的实际能效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情况。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16

      据广西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智能电网研究科经理卢纯颢介绍,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完善全区碳排放测算功能,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在线“诊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政府碳排放双控提供宏观数据分析服务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16

      据广西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智能电网研究科经理卢纯颢介绍,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完善全区碳排放测算功能,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在线“诊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政府碳排放双控提供宏观数据分析服务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3-16

      据广西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智能电网研究科经理卢纯颢介绍,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完善全区碳排放测算功能,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在线“诊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政府碳排放双控提供宏观数据分析服务

      “智慧大脑+E碳超市”: 描绘“碳足迹” 助力碳减排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08

      传统的碳排放测算很“粗”,核算时间长、占用人力资源多,且局限于少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团队就是要让测算由“粗”变“细”,提高精细程度。...目前,“能-电-碳”模型组可以将电量数据直接转换为碳排放数据。这样不仅保证了整个碳排放监控过程的实时性,也节省了线下核查的成本。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3-08

      “传统的碳排放测算周期一般以年为单位,且人工统计费时费力。有了这个系统后,点点鼠标,后台的智能算法就自动测算数据,又快又准,随时都能看。”无锡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副主任沈超说。

      解读|民营企业双碳工作意见与中央企业双碳指导意见有哪些不同?

      来源:中创碳投2022-03-01

      民营企业双碳意见对于民营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只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任务,分别是:做好碳排放测算、确定碳减排路径、加强创新支撑、做好人才保障、积极开展合作和履行社会责任。...政策出发点聚焦企业个体,强调打好工作基础中央企业双碳意见紧紧围绕我国双碳“1+n”核心政策,分别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18

      (一)做好碳排放测算。企业要摸清自身碳排放情况,依托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系统梳理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碳足迹,掌握各工艺环节、重点设备的实际能效以及能源资源利用情况。

      来源:新华社2022-01-27

      围绕冬奥场馆内关于碳排放的“灵魂三问”,该团队又开发了碳排放测算控谋”技术体系,研制出冬奥碳测平台,扮演起冬奥碳排放“监测官”的角色,让北京冬奥会碳减排贡献有据可依、有数可查、有物为证。

      来源:新华社2021-12-30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出一套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可提高发电机组碳排放测算精度,实时监测碳排放,以指导发电企业制定针对性的减碳措施。这本“碳”账也正在倒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11-09

      “根据政府发布的碳排放标准及计算规则,我们梳理出以碳排放总量为核心的一系列指标及计算公式,为‘双碳大脑’设计了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电力间接碳排放量”之和,进一步得出全市“碳排放总量”。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11-04

      作为广州碳排放核算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穗碳”小程序可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广州工信领域的绿色化水平,助力广州碳排放测算和分析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据介绍,用户通过微信搜索“穗碳计算器”,注册登录或以游客试用方式登录使用,输入能源数据后可快速得出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数据,极大减少企业测算碳排放的工作量,有效解决企业碳排放计算的难题。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1-10-18

      结合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品的产量测算,煤化工碳排放总量约3.2亿吨,约占石化化工行业排放量的22.5%。“化石原料具有阶级性。...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还要求,审批部分重点关注煤炭总量控制、碳排放测算、减污降碳措施、监测计划等内容。陕西省初步试水,推动煤化工行业减碳迈出实质性一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14

      结合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品的产量测算,煤化工碳排放总量约3.2亿吨,约占石化化工行业排放量的22.5%。“化石原料具有阶级性。...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还要求,审批部分重点关注煤炭总量控制、碳排放测算、减污降碳措施、监测计划等内容。陕西省初步试水,推动煤化工行业减碳迈出实质性一步。

      来源:电网头条2021-09-26

      建成监测平台,依托数据中台归集近 22 亿条企业产能、能耗总量等关键信息,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 技术,建设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发布全省全口径碳排放测算报告等数据产品,助力青海实现

      认证!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

      来源:中国石化2021-09-23

      石油产业链较长、工艺流程复杂、碳排放测算难度较大,世界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碳中和石油贸易先例。在“双碳”目标新要求和能源转型大趋势下,油气行业需要找到减排减碳、绿色发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经过深入研究,携手中远海运和中国东航共同开展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贸易,准确地测算了石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进行抵消,探索了实现碳中和石油贸易的一条清晰路径,树立起行业标杆和典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