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系统转型”相关结果3089
      综合能源操作系统:擎画用户侧能源发展新生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10

      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目的,是实现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模式的进阶与转型,而精准挖掘用户需求,创造多方共赢的价值输出,才是更好地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对此,乔匡华分析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行业门槛变高了,与十年前相比,行业呈现出更少做示范、更多做推广复制的业务发展形态,这也正是行业快速转型发展的结果。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在显现。

      【干货】智能配电网、微电网与分布式综合<mark>能源系统</mark>发展研究构想与思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10

      配电网、微电网着力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环节。...伴随新能源的不断发展,配电网、微电网作为直接部署于用户侧的电力系统关键载体,与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融合发展,不断构建出新形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

      来源:龙净环保2024-04-10

      2024年3月29日,随着主变、箱变、集电线路、储能舱等联调联试的完成,由紫金龙净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开发投建的紫金龙净拉果盐湖提锂“源网荷储”新型能源系统项目一期一阶段115mwp光伏+65mw/130mwh...年首届源网荷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发电企业、电网公司、电力设计院、源网荷储相关企业、配售电公司、行业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能源企业,充分探讨“双碳”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商业化模式、多元化发展等问题,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来源:电联新媒2024-04-03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曾鸣 王永利)聚焦综合能源系统解析新质生产力聚焦综合能源系统,从技术革命创新、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三个方面解析新质生产力。

      来源:上海电气2024-03-25

      近年来,上海电气加快向氢能、储能等领域转型,依托在能源装备制造、化工工程等领域的经验积累,上海电气可提供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核心装备,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绿色化工/制储加一体站/氢储能...2022年12月8日,氢器时代揭牌仪式在沪举行,氢器时代的成立是上海电气落实“4+2+x”战略的重要举措,依托在“pem”与“碱性”电解水制氢领域的技术积累,新公司成立将提供先进、可靠、可定制化的制氢产品及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共享绿色能源新机遇 共创绿氢时代新未来—2024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5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姜海对氢基能源在构建新型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构建“电-氢”耦合体系可以在稳定电力系统同时,也可以通过绿色能源以氢的形式向新型能源系统拓展,在难以通过直接电气化实现降碳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2024-03-20

      邓维元代表省能源局对胥金平一行表示欢迎,对华能山西分公司多年来为山西能源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山西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能源革命区域性、综合性改革试点,全省能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邓维元表示,华能山西分公司作为在晋能源企业的标杆,在晋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空间广阔,要充分发挥央企“顶梁柱”“排头兵”作用,在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同时,继续发挥央企示范带头作用,为山西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做出贡献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3-13

      该工程以源网荷储协同运行为重点,依据新能源发电企业配建储能电站,创新研发构网型光储一体机、构网型储能设备,系统解决了新能源富集地区电力送出和消纳问题,对配电网转型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立足能源电力优势,探索城市(乡镇)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路径。

      合肥“高新碳云”发布会暨政企签约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办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2024-03-12

      04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围绕“绿色化转型的趋势与路径”进行授课,为合肥高新区数字化引领绿色化转型,企业应对新的绿色低碳贸易规则给出了建设性意见与指引。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02胡晓非表示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积极贯彻党中央、省、市以及国网省公司“双碳”工作部署,始终立足能源系统全局,服务地方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大局。

      基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政策要求的电网规模预测及优化需求

      来源:中国电力2024-03-12

      针对水利基础设施,研究方向主要针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模式、管护模式、对产业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基础设施韧性、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2022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报告》中指出能源基础设施与城市设施、交通运输、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交通流、能源流和信息流双向互动,为不同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提供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1

      未来,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三是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提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情形下能源系统韧性。...针对当前推动全球转型进程中仍存在壁垒和挑战的问题,建议强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型合作,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等公平竞争和合作;推动全球非化石能源有序替代化石能源,确保全球安全降碳和长期可持续转型等。

      日立能源任命Andreas Schierenbeck为新一任首席执行官,方秦将于2024年6月30日卸任

      来源:日立能源2024-03-08

      我们与日立团队一起,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构建更清洁、更灵活和更安全的全球能源系统。日立能源取得的非凡成就,离不开日立集团始终如一的支持。...在实现跨行业转型增长方面,andreas拥有丰富经验,这将有助于推进日立能源的规模化增长和与日立的协同效应。”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3-07

      未来,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推动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协调发展,探索推动储电、储热、储冷、储氢等多类型新型储能技术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满足能源系统多场景应用需求。...《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亮点在于多次提及新型储能,并将储能的作用与电网调峰、智能化调度并列,体现了对储能系统作用的全面认识和重视,也标志着储能将在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发展中发挥更核心的作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6

      我国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保障能源安全是能源系统的首要目标任务,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挑战是解决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当前,全球产业链呈现出数字化赋能、绿色化转型、融合化发展的新趋势,能源电力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项竞争转化为全体系、全领域、全链条的综合实力竞争。

      施卫东:实现“双碳”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载体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05

      记者:您曾提到,企业必须走战略引领之路,借“数”赋能,做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规划。今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您认为电网数智化转型将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哪些新变化?...依托电网在能源系统中的枢纽地位,数智化坚强电网供应端的智慧电厂、智慧矿山,需求端的智能用能设备、虚拟电厂,以及输送端的自适应调控多品类能源,可协同将产业链延伸至先进制造、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中,丰富产业生态

      来源:晓盼说事2024-03-04

      二是转型的考虑。我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超过80%,能源是“双碳”战略的主力军。...随着能源行业深入发展,能源系统功能定位已经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产业升级转变。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3-01

      目录名称由“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调整为“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纳入了低碳转型相关产业,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工作更好衔接,充分体现了“双碳”工作导向。二是优化目录结构,更好厘清产业边界。...具体包括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传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4类二级目录,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利用装备制造等39类三级目录。第五部分是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1

      安徽能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年能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4年,我们将贯彻落实全国发展改革、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落实能源大战略大规划、推进能源大项目大工程、服务大民生大发展,更好统筹做好能源稳供应、促转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