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能能源”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建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如果想把气态氢体积做得很小就必须不断施加压力,风险性也会随着压力的提升而逐渐增大。...“基于高安全性和高储氢密度,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中,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难题,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场景提供大规模氢气存储技术。”宣锋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浙江能源监管办获悉,浙江省2023年新增风光装机8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越煤电。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省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进一步做好保供工作,2024年,传统能源大省需在产供储运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发展前景继续向好,多重蓝海相继浮现,能源产业有望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供坚实有力山西、陕西等地区是我国能源保供“顶梁柱”。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交流部主任王立涛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必须明确在西部地区建设抽蓄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杨永江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在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西部地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跑步’发展,常规水电调节能力不足,抽蓄建设自然需要提上日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国网浙江电力输变电设施台风防护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少华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基于微气象的单点覆冰模型,依托浙江全省近3000套微气象在线监测数据,实现杆塔级线路覆冰日前72小时预警能力,实时掌握全省冰情形势

      来源:人民网2024-02-04

      2023年,我国能源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新增风电光伏装机突破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份额达40%左右,贡献了新增量的约50%;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2-01

      跨领域、系统化、体系化的能源布局不仅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还会产生巨大的整体节能减排效果。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将提高能源储备和保障能力,保障我国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01

      安全充裕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01-31

      此外,核电由于在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中不可或缺,有必要参与现货市场形成市场价格信号,以避免价格信号失真。...执行价格由核电运营厂商和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进行双边协商确定,主要用于反映核电投资成本、潜在风险和预期收益等,该价格一般固定且持续20~30年。

      2023年 清洁<mark>能源</mark>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来源:能源新媒2024-01-31

      2023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连续第二年收缩下行,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在这一背景下激增,使其不仅成为中国能源和气候政策的重要因素,也将其定位为经济和工业政策的关键点。...(来源:微信公众号 能源新媒 作者:lauri, qi qin)在分析中,我们采用了广义的“清洁能源”定义,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储能、新能源汽车和铁路。

      《2023,中国风能这一年》| 徐建中:科技创新推动“大风轮”转起来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01-31

      2024 年,国家能源局已提出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 2 亿千瓦的目标,我们风能人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我国能源转型继续贡献力量!...科技创新推动“大风轮”转起来徐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 50% 以上,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体现了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稳健步伐。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1-30

      1月27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中国华能2024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华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职责,2023年全力抓好电热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全年发电量、供热量、煤炭产量等关键生产指标均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30

      《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解到,2018—2020年是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的快速发展期。...《白皮书》副主编吴俊宏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既有的五批次增量配电项目并没有显示出加快发展的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30

      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储能研发部负责人楚攀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2024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增幅不会太大,超过50%的可能性比较小。...围绕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业内人士。今年装机规模增幅难超50%近日,浙江、河北、福建多地调整了峰谷分时电价。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卢奇秀不同于前几年市场对新型储能前景的过度乐观,经过几年落地实践,储能项目建而不用、作用有限的现实落差,难免会影响市场的投资热情。...针对上述消息,某央企相关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辟谣:“没有叫停,公司项目在正常推进中。”但沸沸扬扬的传言背后,充分暴露出新型储能的盈利窘境,以及市场对储能行业前景的担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9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孙佳为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大容量已成为电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谈到,当前,国内储能项目招标普遍要求单体电芯容量大等于280ah,预计2024年市场应用主流会快速切入300ah及以上电芯产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9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碳市场中的企业要满足国家设定的碳排放上限,超过上限的碳排放,需要购买相应的碳配额,这是一种强制履约机制。...中石化碳科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在市场销售获得减排收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6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撑办公室负责人王佳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氢动力(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柱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资金真是及时雨,能大大能缓解公司的现金流问题。”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1-25

      1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介绍了2023年我国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建设,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分类别看,常规项目和新业态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6%和152.8%。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1-25

      记者:2023年,我国能源领域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怎么样?...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表示,2023年,全国能源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3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