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结果2661
      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生态修复

      来源:《城市住宅》2021-08-30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环境灾害频发背景下,传统城市防灾规划往往强调治理与抵御,主要关注自然灾害本身而忽略其与城市间的互动关系。...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1 世纪,中国极端降雨发生频率和强度将持续增加;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0 年,全球洪灾数量将比今天增加3 倍。

      中国航发燃机:小型热电联产在未来能源领域的作用

      来源:中国航发2021-08-30

      译者按: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共识,中国更是明确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如何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是当前行业内正深入探讨的议题。...据统计,建筑业占全球碳排放的近40%,且中国建筑业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全球的3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建筑业的碳排放量也将持续上升,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27

      1990年,联合国启动了政府间全球气候变化谈判,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一、碳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国际经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不是让人民群众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社会,本质上是能源生产、消费和科技革命,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来源:国资小津2021-08-26

      《巴黎协定》是2015年在巴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重要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行动安排。...为应对气候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先后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京都议定书》(1997)和《巴黎协定》(2015),成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来源:工人日报2021-08-26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ccus项目不仅能够帮助实现增加石油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研究人员苦苦等待着地层压力的变化。不达到40兆帕,坚决不开井。这一等就是三年半。2016年12月,在注入1.9万吨二氧化碳后,试验井组的油井地层压力终于升至40兆帕。

      碳配额、碳汇、碳金融分不清?一文带你读懂中国碳交易体系

      来源:城市怎么办2021-08-26

      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尽管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生态形势仍较严峻,高碳排放的产业和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重大,实现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26

      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2021年8月25日·成都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大气层温室效应加剧,进而造成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诱发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李双成:科学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

      来源:《当代贵州》2021-08-25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固碳服务与木材、林产品、粮食供给服务等存在权衡关系,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固然重要,但其他关系人类福祉的服务也不能过度降低,否则对区域生产生活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8-22

      发展蓝碳可促进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蓝碳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固碳,还可以通过减少水流、改变湍流及削弱波浪运动,增强沉积作用并减少或避免沉积物的再悬浮,...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8-20

      开展灾害风险定量化、动态化评估,发布风险预测、预估和预警产品,并提升全球气候变化评估与服务水平等。...,服务国家战略决策与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水平明显提升。

      来源:《前线》杂志2021-08-19

      从国际影响力来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地球资源可持续作出的中国贡献,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专家预测,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3℃,部分冰盖将消失,地球上超过20%的物种会灭绝,30%的海岸带会被淹没。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气候变化正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8-19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预计将提高到25%以上。

      来源:中和正道视角2021-08-18

      如果不采取切实行动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世界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造成诸多影响。如何走在低碳时代的前沿,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必须未雨绸缪、仔细思考的问题。...2020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预计到2060年,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约为20%。...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应用挑战及建议氢能自身属性使其具备跨时间和空间灵活应用的潜力,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国际上普遍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载体。

      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如何紧抓“双碳”发展机遇

      来源:《风能》2021-08-17

      矢志成为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引领者;继续秉承正心正道、善为善成的价值观;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传承高铁荣耀,和聚风能智慧,加大风电技术创新,打造“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下的世界一流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践行绿色发展之道,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日本制铁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08-17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持续受到关注,各国陆续公布“碳中和”目标计划。钢铁工业作为能源密集型行业,是碳排放大户,低碳发展势在必行。...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获得通过,并于1994年3月21日起生效。1997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加盟团体制定了环境自主行动计划(全球变暖对策),确定针对全球变暖正式开始co2减排工作。

      亨通“风光储充”方案赋能“零碳”!

      来源:亨通世界2021-08-16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国家提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挑战与目标,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和责任。...亨通在全球“清洁低碳”行动下,在新能源产业布局基础上,正以成熟的绿色方案,优质的服务水平,全面的工程能力,让零碳方案走进千行百业,助力全球碳中和事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船舶报2021-08-16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对我国来说,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的行为,因此,我国每年碳排放下降的速度要快得多,减排的力度要大得多,政策措施也需要更加有力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1-08-16

      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要求,确保与500千伏丰海输变电工程同步启动投运,确保物资不受疫情、洪灾的影响,确保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可控,促进长三角海上风电运维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盐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16

      ……所以,“行动方案”的出发点,应该而且也必须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至于“行动方案”中的重要任务,应当从基本国情或各地的实际出发。...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12月12日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搜索